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银行 > 正文

前两月上市公司发千份理财公告 认购金额同比增加近千亿元

2018-03-06 00:50  来源:证券日报 吕东

    ■本报记者 吕东

    不只是普通投资者热衷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上市公司同样是热情高涨。

    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稳步走高的诱惑下,上市公司今年以来委托理财数量再度出现井喷。《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仅2018年前两个月,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涉及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就已突破千份。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认购理财产品累计涉及金额高达2571.20亿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加近1000亿元。

    上市公司频发

    委托理财公告

    虽然来自银监会发布的消息显示,今年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延续了增速放缓的趋势,但上市公司在2018年以来用于委托理财的资金却在大幅度提高,今年前两个月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金额较去年同期更是增长近千亿元。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以来,A股上市公司所发布的涉及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就高达1096份,相比去年同期的763份公告有了大幅增加,同比增长高达43.64%。从1月1日至2月28日的两个月时间,就有多达687家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累计涉及金额(含已到期的滚动型理财)高达2571.20亿元,这与2017年同期的523家上市公司以及1601.39亿元金额相比,无论从认购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家数还是认购金额上均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今年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86%,较前一个月上升了0.02个百分点,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上扬显然也使得今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增添了信心。

    在687家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中,银泰资源累计认购理财产品数量最多,该公司累计购买理财产品数量高达48只,累计认购金额约8.6亿元。而购买理财产品金额上最多的为卓郎智能,虽然该上市公司仅有一项理财投资,但认购金额高达45亿元。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这些上市公司所购买理财产品的种类不一,从上市公司披露的产品类型上看,包括银行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以及信托等多类产品,但进行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仍是各家上市公司的首选,购买此类产品的占比高达九成以上。而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则集中于闲置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投资上述的理财产品,国债逆回购也被上市公司当成了一个极短期投资的金融品种。今年1月上旬,广汇汽车分别进行了三笔国债逆回购,产品期限均为1天-2天,累计认购金额达65亿元。

    从地域分类上看,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最为积极,其中,江苏省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超过百家,达103家,而西部省份及经济欠发达地区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则较少。按申万行业分类进行统计,机械设务、医药生物、电子等行业的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数量较高。

    既要投资收益

    更要资金安全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将手头流动资金用于委托理财,能够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并提升公司整体业绩水平。当然,这些上市公司对于所选择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有最为看重的两大指标:资金安全性与流动性。

    从公告中可以发现,尽管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以非保本为主,且这类产品因收益率较高而备受市场欢迎,但出于资金安全性的考虑,上市公司在参与购买理财产品时几乎不将此类产品作为投资标的,而全部选择那些标注为保本或保证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如东风汽车日前就在公告中披露,其购买的结构性存款为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且期限较短,风险属于可控范围;通过进行适度的保本产品理财,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业绩水平。截至2018年3月1日,东风汽车结构性存款余额为16亿元。

    除了资金的安全外,这些上市公司对于理财产品的投资周期也是以短期为主,注重流动性和资金使用效率。《证券日报》记者发现,相关上市公司所购买的理财产品期限绝大多数在半年以内,其中以90天期限的理财产品认购比例最高,期限普遍偏短,以滚动投资为主。

    虽然去年以来,各期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了“倒挂”现象,但总体来说,仍是期限越长的理财产品收益越高,3个月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要明显低于6个月-12个月或1年期以上的理财产品收益。以上周统计数据为例,国有银行、城商行3个月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为4.85%和5.14%,而这两类银行一年期以上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则分别高达5.14%和5.46%,两个期限的收益率差距非常明显。而对于上市公司理财来说,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无疑是其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首选。也正因如此,尽管短期产品的收益率较低,但仍是这些上市公司最为青睐的投资标的。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