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活动 > 正文

聚焦数字金融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金融论坛举办

2025-07-04 20:07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熊悦

    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金融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市银行保险产业园举行。论坛由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亚洲数据集团共同举办。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围绕数字金融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技术应用等话题展开交流。

    “我国数字金融市场活力大,数字金融市场规模居世界首位。”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在论坛上提到,当前,我国数字金融技术发展尤其是移动支付技术全球领先,我国数字金融标准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提升,我国数字金融有效推动了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字金融发展,李东荣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秉持技术中性原则,鼓励新技术合理应用创新,持续推进监管科技的运用。二是持续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多措并举维护数据安全。三是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推动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和风险防控的协同创新。四是加强数字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

    近年来,以生成式AI、大模型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加速渗透数字金融领域。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论坛上表示,当前金融业已经进入“AI时刻”,AI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正在加速。

    陈文辉提到,不管是大型金融机构还是中小金融机构,均要拥抱和加快AI大模型的应用。为此,一是要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二是要培养全员数字化意识。三是加大AI人才培养和使用。另外还要高度关注AI应用可能带来的风险,比如AI幻觉、算法歧视等。

    “生成式AI会催生金融行业大变革。”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进一步认为,生成式AI加速渗透各行各业的背景下,未来金融业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金融产品的高度个性化。二是金融运营模式的高度自动化。三是风险控制体系的高度实时化。四是金融服务生态的高度开放化。最后是行业监管举措的高度同步化。

    此外,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东民发布了《全球金融竞争力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到,中国全球金融竞争力跃居第四位,连续四年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中国的金融科技竞争力连续第二年名列全球第三。

(编辑 何成浩 郭之宸)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