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熊悦)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重点项目对接会暨智库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会上发布了“一带一路”成渝科创走廊、百院百企布局成渝新质生产力行动计划两个机会清单,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研究报告》《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效能评估指数报告》《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效能评估指数报告》三部智库报告。
《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效能评估指数报告》《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效能评估指数报告》公布了2024年、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高质量发展效能总排名,以及经济增长、科技协同创新、稳促扩升消费、生态环境共治共保、改革开放、民生保障和改善等六个领域的专项排名。通过监测、评估、推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为其他地区提供现代化城市实践创新示范经验。
为进一步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优势、比较优势,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研究报告》提出六大建议:一是协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三是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四是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五是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六是协同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会上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金砖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王忠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等嘉宾作主题发言。
(编辑 张钰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