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德良
10月21日,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出的系列部署,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同盾科技在北京举办了“助攻反欺诈,科技赋能守安全——数据安全日活动”。会议邀请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王晓伟,智能反欺诈行业安全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同盾科技副总裁、法律研究院院长牛凯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严峻,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占据很大比重。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猖獗的情况,国家公安、网信、金融监管等部门立足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依法治理,侧重前端防范,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作为社会科技力量,同盾科技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助力这场全民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动,帮助金融机构守护好金库,帮助普通老百姓守护好钱袋子。
王晓伟副教授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总体形势与打防策略。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也在发生显著变化,犯罪手段与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新型骗术不断涌现。并且,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跨境化趋势越发明显,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案件持续高发多发。今年以来,公安机关坚持破案攻坚,持续开展“断卡”行动,重拳打击跨境诈骗,先后打掉了一大批境内诈骗窝点和黑灰产团伙,抓获一大批从境外回流回国的跨境诈骗犯罪嫌疑人。当前,随着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全社会反诈的氛围正在形成。
作为以“智能风控”“智能反欺诈”为使命的科技公司,同盾科技从创业之初,就致力于打击“黑产、灰产”。近两年来,同盾科技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深度人工智能算法及强大的算力平台投入到“反诈骗、反黑产”的斗争一线,着力帮助客户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加固安全防范堡垒,每年帮助客户保护账户安全及交易安全超过200亿次,守护了万亿级别的资金安全。
牛凯介绍:“在帮助金融机构守护好金库、帮助老百姓守护好钱袋子的同时,同盾科技也在全力维护‘21世纪的石油’——数据的安全。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维护数据安全需要从技术创新、法律规范、行业自律等多角度协同推进,使数据要素更好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同盾科技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等手段,在数据安全应用方面探索了一些新路径。第一,采用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去标识化处理、关联信息分散存储、数据传输端到端加密,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从底层架构支撑业务数据合规。第二,基于隐私计算、联邦学习等先进技术,构建面向下一代可信人工智能的理论体系,形成了系统的产品架构和技术生态。第三,积极参与人民银行金标委、信安标委、中国信通院等多个数据安全相关标准的制定;参与讨论杭州数据安全领域地方法规的制定工作,从自身实践中来,到行业发展中去,为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