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文娟
11月13日,创业板IPO已过会企业瑞丰新材已开始本次发行的初步询价,作为创业板新秀上市在即。公司曾在2019年9月引入战略投资者中石化资本,融资3.4亿元,本次IPO将再募资3.4亿元加码润滑油主业,向全球重要的润滑油添加剂生产厂商迈进。
自设立以来,公司在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深耕发展,凭借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润滑油添加剂供应商和全球主要的无碳纸显色剂供应商。公司把“瞄准国际市场,发展高新技术”作为企业宗旨,研发创新能力受到业内瞩目。
公司十分重视研发团队建设,经过多年积累,公司陆续引进技术带头人、专家等多人,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8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6名、助理工程师12名。2017年10月,公司正式成立了润滑油研究院,专注于新型润滑油添加剂的研发及应用,聘请了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陈立功博士兼任研究院院长。
目前,瑞丰新材建立了多个实验室、检测化验分析中心,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体系,与石科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重庆工商大学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公司整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目前拥有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公司掌握多项业界领先的核心技术,目前已获得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国外发明专利3项,并有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
根据招股书,公司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854.75万元、1,072.59万元、1,726.35万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2.12%。在研发的助推下,2016年至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18亿元、4.66亿元、5.30亿元、6.57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400.18万元、4528.70万元、5660.44万元、9836万元,营收及利润双双稳步增长。
“全球经济下行、贸易摩擦突出的大环境,对瑞丰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将加速进口替代。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下游客户严控成本费用,这样瑞丰产品性价比优势就非常明显了,会有一些新的客户尝试使用瑞丰的产品;贸易摩擦升级,突破瓶颈迫在眉睫,进口替代的需求愈加紧迫,为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市场专业人士认为,“润滑油添加剂区别于一般的周期性化工产品,可以说瑞丰新材迎来了产品、客户、市场共同向好的三重共振。”中国市场是润滑油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对润滑油添加剂的渴求与其自给能力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作为中国单剂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润滑油添加剂企业,瑞丰新材将最大受益。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