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矫月
1月19日晚间,天能重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18亿元-4.45亿元,同比增长55%-65%。
天能重工表示,业绩预增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是报告期内,公司抓住国内风电行业高景气度机遇,持续发挥技术、质量、品牌优势,优化各项成本控制,风机塔架及风电相关设备的交货量显著增长;二是公司继续推进战略转型和产业链拓展,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风电和光伏电站项目运营平稳,利润贡献同比保持稳定。
记者注意到,天能重工在风电行业的业绩受到了国资青睐,珠海港集团于2020年底入主天能重工。珠海港集团将对公司提供包括增信、融资、业务保障等方面的战略支持和持续的资金支持,一方面,通过直接注资,有利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及财务费用,提高经营业绩;另一方面,国企背景股东入主,将在公司融资方面提供支持,融资便利性将提高,融资成本下降。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风电等新能源发展迅速,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主体。2021年1月5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向前迈了实质性一步。未来随着体系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与配额制、绿证交易制度相衔接,风电企业迎来可靠的盈利模式。
天能重工抓住国内风电行业发展机遇,积极完善陆上风机塔架工厂布局。公司与武川县人民政府签署框架协议,申请在武川县境内申报、投资兴建“300MW风电及200MWp光伏”项目,总投资额概算为人民币26亿元。除此外,“十四五”期间公司拟在达茂联合旗投资建设规模为1GW风电及500MW光伏项目。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支撑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海上风电同样迅猛发展。未来几年中国风电发展的趋势将主要集中在海上风电和三北地区、大基地项目等。
对此,天能重工方面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将加快推进海工基地建设、增加海上风机塔架及单桩产能(新增建设大连天能、广东天能两处生产基地),为未来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编辑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