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蒙牛3亿“抄底”圣牧高科:强攻有机液态奶、挺进千亿俱乐部

2018-12-25 06:3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年前与伊利失之交臂的圣牧最终搭上了其老对手蒙牛。24日早上,中国圣牧(01432.HK)发布公告,拟3.03亿元向蒙牛出售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有限公司(下称“圣牧高科”)51%股权。

    号称“中国最大有机乳品公司”的中国圣牧由蒙牛前执行董事姚同山于2009年10月创办,目前业务覆盖上中下游。但去年与伊利姻联告吹后,圣牧出现公司创立八年来首次亏损,亏损额达8.24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0.67亿元。

    作为协议其中一项先决条件,中国圣牧需将其所有下游业务液奶资产和业务整体交给合资公司运营。这意味着,蒙牛以3.03亿元低价获得圣牧的有机液态奶业务。作为交换,蒙牛向圣牧高科授出总额为13亿元的定期贷款融资。

    “此交易能帮助蒙牛进一步优化优质原奶、有机奶源的布局,从而加速公司有机乳制品业务的推进。同时,蒙牛可以向圣牧输出更好的质量及供应链管理的协同,帮助圣牧取得更好营运效益。”12月24日,蒙牛乳业(02319.HK)相关负责人给本报回复称。

    但乳业专家宋亮认为,圣牧是经营性亏损,蒙牛要短期内实现其扭亏有一定难度。在他看来,蒙牛入主后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一个是加强圣牧的下游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设,为市场恢复奠定基础;其次是加快圣牧整个上游固定资产折旧,缩小规模,打造精品有机产品;最后是对于圣牧的整个管理体系、部门人员进行梳理,精简机构,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截至24日收盘,蒙牛乳业报收23.8港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涨1.28%;而受收购消息影响,中国圣牧股价大幅拉升23.33%,至0.37港元/股。

    新“援兵”

    早在2016年11月,中国圣牧与伊利首次公布“恋情”。中国圣牧向伊利出售23.51亿股公司股权,占已发行股本37%,每股作价2.25港元,较公司停牌前2.43港元折让7.41%,涉资52.9亿港元。

    当时双方还高调秀恩爱,伊利对外表示,入股圣牧是为产品升级,打造内地有机奶第一品牌,同时提高国际影响力,利用香港上市平台对接全球资本市场,有助公司海外融资、扩大海外资本市场知名度。

    直到2017年3月,圣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姚同山谈到与伊利的关系时,仍矢志不渝地表示,“联合公告已列明条款,交易将按照相关程序推进”。然而,等待圣牧的却是伊利的一纸休书。紧随4月,伊利股份发布《关于终止收购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股权暨公司股票复牌的公告》提出分手。

    对于伊利当时退出合作的原因,宋亮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对中国奶业未来趋势的判断。“一年多前,大家认为中国的养殖业不具有竞争力,因为它的价格高,而且这种价格高的情况在短期是不能解决的,对于奶源大家都不看好。而且一年前伊利认为圣牧的有机奶有点虚,因为它的量太大,对于有机奶的价值逻辑并不具有支撑性,因此伊利放弃收购圣牧。”

    分手对圣牧来说打击显然不小。同年12月圣牧管理层出现变动,创始人姚同山辞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改由大股东、圣牧董事长邵根伙兼任代理首席执行官,姚同山则继续担任公司执行董事。

    中国圣牧业绩也从此一落千丈。2017年,中国圣牧营收27.07亿元,净利润-8.24亿元,同比下降186%。今年上半年亏损更达到10.67亿元。为了开源节流,中国圣牧甚至在今年放弃了部分牧场的有机认证。根据该公司近日发布的盈利警告,预计2018年度溢利总额减少约10.6亿元。

    就在这临危一刻,圣牧找到了伊利的对手来充当“援兵”。圣牧公告,根据23日与蒙牛订立的投资协议,圣牧控股及圣牧高科分别向蒙牛出售圣牧高科26.67%及24.33%权益,而蒙牛则须向圣牧控股及圣牧高科分别支付1.58亿元及1.44亿元,总计为3.03亿元。在股份购买协议完成后,蒙牛及中国圣牧将分别持有圣牧高科51%及49%权益。

    交易完成后,圣牧高科董事会将由5名董事组成。蒙牛有权提名3名董事,而圣牧高科有权提名2名董事,董事会设1位主席,从蒙牛提名的董事中选举而出。

    在此之前,中国圣牧需按照协议完成相关重组工作。中国圣牧向圣牧高科转让所有下游乳制品业务链及相关资产,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重组完成后,圣牧高科将持有呼和浩特市乳品100%权益,成为一家拥有完整业务链及资产的公司,以进行有机乳制品(不包括婴儿配方及其他配方奶粉产品)的生产及分销。

    目前中国圣牧主营业务包括两大板块,一是上游奶牛养殖业务,主要饲养奶牛用以生产及分售原料奶,其中又包括有机奶和非有机奶。2017年报显示,中国圣牧拥有有机牧场23个,非有机牧场12个。公司另一块业务为液态奶产品,主要生产及分销自有品牌超高温灭菌液态奶、有机酸牛奶及其他乳制品。

    “中国的奶牛养殖,现在整个存栏量大概也就五六百万头。存栏量下降得很厉害,造成奶短缺。”宋亮指出,随着中国的奶源越来越短缺,蒙牛收购了现代牧业以后,在满足蒙牛的需求方面,总体来说并不够,所以通过收购圣牧来补充奶源。

    同时,圣牧的资产和品牌具有一定优势,并且可以生产有机液态奶。蒙牛下一步要全面加码高端有机奶,需要通过这样一个收购来实现。“在此之前,圣牧一直是蒙牛奶源的主要供应商,这次收购以后,实际上对于蒙牛来说,可以降低它上下游的关联成本。”宋亮说。

    双雄差距拉近

    去年,蒙牛集团提出“双千亿”目标,即“在未来三年内,销售额达到千亿,市值达到千亿”。此番牵手圣牧,被视为是蒙牛双千亿目标的一次迈进。“单靠内生增长来实现千亿目标很困难,而并购无疑是一捷径。”宋亮判断,乳业格局未来将更加分化,“龙头企业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伊利蒙牛这种双寡头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去年伊利营收超600亿元,蒙牛营收达537.8亿元,两者间差距缩窄至不足70亿元。今年上半年,伊利营收399.43亿元,同比增长19.26%,净利润34.69亿元,同比增长约3%;蒙牛实现销售收入344.74亿元,同比增17%;净利润15.62亿元,同比增38.5%。

    但这次收购圣牧高科,对于2020年冲击千亿目标的蒙牛来说,究竟是做“加法”还是“减法”仍有待观察。分析认为,收购后蒙牛将面临三个挑战,首当其冲的挑战来自于圣牧内部。

    据了解,由于圣牧由姚同山等一手创立,圣牧的员工都非常团结、齐心,对于蒙牛来说,入主后要进行机构调整,可能会存在不少阻力、问题和困难。其次,收购后如果蒙牛要对圣牧的整个下游品牌进行拓展和渠道建设,虽然蒙牛的营销能力很强,但有机奶之前的市场价格、声誉都受到破坏,恢复需要一定时间。

    中国圣牧半年报披露,上半年圣牧原料奶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2%,但由于受乳制品行业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部分有机原料奶以非有机奶的价格售予客户,导致有机原料奶的对外销售单价下降21.1%,有机原奶的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43.0%降至21.6%。

    更重要的是,圣牧高毛利的全程有机液态奶产品销售额占比正下降。去年,圣牧整体液奶收入由2016年的21.06亿元下降至14.28亿元,降幅达32.2%。今年上半年,圣牧自有品牌液奶销售额为4.8亿元,同比下降约31.1%,在集团营收中的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60.5%下降至34.3%。

    “对于圣牧来说,短期内要实现资产缩减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蒙牛可能还要在一定时期内承担圣牧亏损的结果。如果未来圣牧高科一定要并表到蒙牛里面的话,可能对蒙牛的利润造成一定影响。”宋亮说。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