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春莲)6月29日,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公布了2025年7月复旦碳价指数结果。此次公布了2025年7月全国碳排放配额(简称CEA)价格指数、2025年12月全国CEA价格指数、2025年7月全国CCER价格指数以及2025年7月中国绿色电力证书GEC价格指数。
此外,为进一步丰富复旦碳价指数的服务功能,研究中心在6月份推出了“复旦碳价指数”小程序,涵盖指数报价、预测趋势可视化、交易意愿填报与公示等多项功能。未来,研究中心将持续优化小程序的服务范围与功能,扩大使用范围,提供以复旦碳价指数为核心的一揽子碳金融解决方案,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效率,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支持工具。
研究中心模型计算得出,2025年7月全国碳排放配额(CEA)的买入价格预期为70.67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76.67元/吨,中间价为73.67元/吨;买入价格指数为176.66,上涨3.37%;卖出价格指数为172.98,上涨2.52%;中间价格指数为174.73,上涨2.93%。
在发布环节,研究中心总结了6月份全国碳市场的运行情况:价格方面,6月份碳价持续攀升,除6月16日出现一次明显下降外,从月初的68.34元/吨逐步推高至月末的76.57元/吨,月内涨幅逾12%。成交量方面,6月份碳配额日均成交量为78.10万吨,相较5月份的54.58万吨上涨43.1%。开年以来碳市场交易活跃度稳步提升,连续五月日均成交量大幅上涨。6月份全部交易日的成交量都在十万吨量能水平之上,五个交易日成交量破百万吨,最高达185.46万吨。
据研究中心介绍,全球碳市场6月份运行总体特征如下:第一,全球主要碳市场行情分化,各碳市场成交量涨跌不一;第二,全球主要碳市场月内价格走势各异,碳价环比普遍上涨,新西兰碳市场环比涨幅最大。
(编辑 何成浩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