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中国这十年|完成26组47家央企重组,新组建、接收9家中央企业,年均投入研发经费增速超10%

2022-06-17 13:07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杜雨萌

    6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的十年,是国有企业发展最全面、活力效率提升最显著、布局结构优化最明显的十年。”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国企改革,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完善市场化机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效率,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

    完成26组47家央企重组新组建、接收9家中央企业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一共完成了26组47家中央企业的重组,并且根据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新组建、接收国家管网集团、中国星网等9家中央企业。

    翁杰明称,通过一系列重组整合,中央企业主责主业更加突出,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在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创新发展、畅通产业循环、保障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不断彰显。

    一是有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央企业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发挥。整合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资源,组建中国稀土集团,有效提升稀土资源掌控力和国际影响力。组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推动我国输配电装备制造产业系统集成,综合方案解决能力大幅增强。设立中国物流集团,加快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步伐,更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二是有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宝钢、武钢重组组建中国宝武,促进行业产能利用率和企业经营效益快速提升,并带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542万吨。整合油气管网资产组建国家管网集团,切实减少重复投资建设,提升运行效率。南车、北车重组组建中车集团,加大集中研发投入力度,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大大增强。

    三是有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两化”重组新设中国中化,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双双突破万亿,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两船”重组组建中国船舶,2021年企业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等造船行业三大指标占全球总量均超过20%,均居全球第一。中国远洋海运成立后,集装箱运力跃居世界第三,实现综合船队、散货运输、油气运输、杂货特种运输、码头运营及船员管理六个世界第一。

    截至2021年,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从2012年的65家增长到96家。

    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继续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持续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国资系统监管企业十年累计实现增加值111.4万亿元

    翁杰明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从经济发展规模看,国有企业有力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截至2021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9.3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2012-2021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1.4万亿元,年均增长9%,超过GDP年均增速2.3个百分点。

    从经济发展的质量看,国有企业有力提升了高质量发展成色。近年来,国资系统监管企业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有力引领和促进了相关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在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还承担了全国约80%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2021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12年下降约33%。

    从经济开放的角度看,国有企业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更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国有企业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持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目前中央企业拥有境外机构和项目超过8000个,资产总额近8万亿元。

    此外,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十年来,中央企业建成了70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7个创新联合体,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在加大社会贡献上,十年来,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18.2万亿元,上交国有资本收益1.3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资本1.2万亿元。在促进民生改善上,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近千亿元,定点帮扶的24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1.2万个各类扶贫点全部脱贫出列。

    2013年以来国企改制重组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2.5万亿元

    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是统筹做好混改的把关定向。根据不同企业的功能定位,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一企一策”制订方案,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同时,加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全过程的监督,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是持续完善混改的制度体系。加强和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顶层设计,先后制订出台了20多个制度文件和配套政策,形成了覆盖混改各个工作环节的制度体系,严格规范混合所有制改革关键环节及流程。

    三是积极拓宽市场化的引资本渠道。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对混改过程中涉及的国有资产交易流转,一律通过资本市场公开进行。2013年以来,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过2.5万亿元。目前,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所属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70%和54%。

    四是着力深化系统性“改机制”工作。在公司治理方面,70%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有外部投资者派出的董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持续引入持股比例5%以上的战略投资者,股权结构、公司治理进一步优化。在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混改企业基本实现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全覆盖,灵活开展了中长期激励,上百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200个科技型企业实施了股权和分红激励。

    “通过混改,涌现出一大批主业突出,公司治理优、创新能力强、活力效率高的优秀企业。”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围绕推进混改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指导混改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发挥战略投资者的积极作用,切实维护各方股东的权利,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以混促改,务求改革实效。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分别突出“优”与“快”

    据彭华岗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国企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

    一方面持续深化传统产业的转型,主要是突出一个“优”字。一是技术改造优供给。扩大设备更新投资,加大技改力度,全面提升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和本质安全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向技术先进、产品高端升级。二是数智赋能优效率。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开展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中央企业有70%以上搭建了高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40%以上的中央企业设立了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机构,推动柔性生产、实时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加快落地。三是绿色转型优生态。大力推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行业企业的节能降碳改造,电网企业开展绿电交易试点,电力企业积极参与碳减排市场机制建设,建材企业打造玻璃生产零排放示范线,引领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新兴产业布局,主要突出一个“快”字。一是新兴产业投资增长快。发挥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等作用,持续加大新兴产业投入,从2017年不足7000亿元到2021年超过1.3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二是协同发展平台建设快。推动建设新能源汽车、北斗、电子商务、区块链等一批数字创新平台,创建物流大数据、海工装备等协同创新平台。三是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快。近70家中央企业超过700户的子企业在新基建领域加大布局,2021年投资超过4000亿元,“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超过10万亿元。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对我国的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翁杰明表示,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一定能够抓住机遇,加快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 才山丹)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