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持续提高直接融资效率 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双升”

2022-06-09 20:07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吴晓璐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简称《措施》)提出,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科学合理把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和再融资常态化。督促指导交易所债券市场各基础设施全面梳理收费项目,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能免尽免。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近期证券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便利直接融资和民企债券融资的举措,将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助力企业恢复活力,将显著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提升

    支持科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近年来,证监会着力提高透明度和效率,审核注册周期大幅缩短,科学合理保持IPO和再融资常态化,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近三年IPO和再融资数量均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IPO融资创十年新高。2022年前5个月,沪深交易所IPO公司126家,合计融资2723.77亿元,再融资公司152家,合计融资2813.91亿元,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此外,证监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市场融资发展,立足中小企业特点和需求,建立健全了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在内的权益融资工具,提供储架发行、授权发行、自办发行等灵活的发行机制。在此基础上,优化北交所发行上市并联审核机制,提高发行上市可预期性。同时,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研究优化新三板基础层准入条件、推出小额快速发行制度,支持优质科技初创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共有47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累计共有350家挂牌公司完成351次融资,合计融资131.11亿元;12家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合计完成融资17.47亿元。截至2022年5月底,新三板挂牌公司共6717家,累计有7188家挂牌公司完成12241次定向发行融资,合计融资5506.25亿元;北交所上市公司93家,累计上市融资198.31亿元。

    据记者了解,证监会将继续优化企业IPO和再融资的审核注册机制和流程,进一步提升审核注册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统筹投融资平衡、一二级市场平衡,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上市融资,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IPO、再融资规模不断创新高,尤其是给一些科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带来了非常重要的股权融资支持。”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注册制改革下,企业IPO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发行条件不断精简,这不仅提高了企业融资便捷性,而且增强了发行制度包容性,能够显著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IPO和再融资保持常态化,越来越多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并获得融资支持,特别是大批优质中小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便利,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支持企业赴境外上市

    境外上市渠道将更畅通

    《措施》提出,“支持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依法依规推进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赴境外上市。”

    市场人士表示,优质的平台企业不仅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和消费创造能力,还有稳定就业的重要力量,支持这类企业上市,符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5月10日,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推动实施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中国香港、美国、欧洲等地境外上市。”

    4月初,证监会就修订《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简称《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坚定支持企业根据自身意愿自主选择上市地。《规定》的修订旨在进一步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明确上市公司信息安全责任,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涉密敏感信息进入工作底稿,提高跨境监管合作的效率,体现了统筹开放与安全的理念,将促进中国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活动有序开展。

    关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今年以来,证监会多次表示,中方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进行了多轮坦诚、专业和高效的会谈,总体进展顺利,双方的沟通还将继续。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监管层的多次表态,以及近期国际投资者增持中概股来看,中美跨境监管合作进展顺利,前景明朗积极。合作顺利推进后,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渠道更加畅通。

    助企纾困举措渐次落地

    交易所债券融资费用“应免尽免”

    在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方面,3月份,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民企债券融资的政策措施,目前已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科技创新公司债落地,优先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民营企业发债募集资金;二是完善知名成熟发行人名单,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民营企业纳入其中,更好支持优质企业进行债券融资;三是开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等。

    在助企纾困方面,监管部门一方面提高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公司的服务质量,助力企业融资,另一方面不断降低企业成本。

    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的公司,5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加快恢复发展的通知》,出台23条举措,从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等四方面支持其加快恢复发展;5月31日,证监会指导全国股转公司和北交所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监管服务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24条支持北交所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举措。

    “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经营收入不稳定,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更为普遍,且疫后生产经营恢复预期相对较低,融资环境相对较差。加大对这些地区和行业的融资政策倾斜力度,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助企纾困举措,是狠抓经济薄弱环节,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汪惠青表示。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优化融资安排,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企业纾困阶段的关怀,措施是有效的,力度也非常明显。”陈雳表示。

    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5月31日,上交所向市场发布降费通知,为相关市场主体减免相关交易和服务费用,此次降费预计将向市场主体年让利超过4.33亿元。

    据记者了解,证监会将落实《措施》要求,督促交易所债券市场各基础设施梳理民营企业债券有关收费项目,做到“应免尽免”。目前,债券上市(挂牌)环节已全部暂免各类费用,交易环节仅征收现券类的交易经手费,结算环节主要征收登记费、兑付派息手续费等,沪深交易所、中国结算将进一步研究减免相关费用,正在积极推进有关技术准备工作。

    “当前是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时期,提高金融服务实体质效,让受到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重获发展之机,有利于呵护经济韧性,保障社会生产力,稳住经济基本盘。”汪惠青表示。

(编辑 何帆)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