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萌 见习记者 郭冀川
近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就如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参与主体作用、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引来深市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两会代表委员热议。
目前,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上市公司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借助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经过三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上市公司规模逐步壮大,汇集了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过去的一年里,深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频现成效。3月9日晚,京东方、国瓷材料、双星新材等多家来自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情况,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速。
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
深市公司展现蓬勃活力和强大韧性
注册制改革是完善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大改革,也是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关键举措,从2018年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以来,我国股票发行制度从过去的核准制向着注册制逐步迈进。2020年8月24日,深交所创业板开启注册制试点,截至2021年底,创业板上市公司突破1000家,注册制下新增上市公司近九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证券日报》记者从深交所获悉,截至2022年3月9日,深市共有1772家上市公司预披露2021年经营业绩(含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及年度报告数据),占深市公司家数的68.02%。深市主板、创业板公司业绩预告披露率分别为67.56%和68.64%。
据介绍,随着国内经济持续恢复、稳中加固、不断向好,超七成公司预计盈利,超六成公司盈利预增,业绩整体表现良好,展现出蓬勃活力和强大韧性。
数据显示,从业绩规模看,1772家公司预计盈利规模为4335.51亿元至5586.03亿元,预计平均实现净利润2.45亿元至3.1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21%。1320家公司预计盈利,占比74.49%,预计平均盈利规模达5.90亿元至6.3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8.25%。1095家公司业绩预增,占比超六成,预计平均实现净利润5.70亿元至6.2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28.72%。深市公司展现出底盘稳健、韧性强劲的特质,业绩整体表现良好。
数据显示,1772家公司涉及28个申万一级细分行业,其中23个行业预计净利润为正,占比超过八成,19个行业保持增长,11个细分行业增速超过100%。
引人注意的是,3月9日晚,京东方、国瓷材料、双星新材等多家来自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情况,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速。具体来看,相关公告显示,2021年,京东方实现营业总收入2194.42亿元,同比增长61.89%;净利润258.26亿元,同比增长412.86%。国瓷材料实现营业收入31.62亿元,同比增长24.37%;净利润7.95亿元,同比增长38.57%。双星新材实现营业总收入59.31亿元,同比增长17.19%;净利润13.86亿元,同比增长92.36%。
与此同时,资金活水也不断涌向上市公司。深市IPO募资和再融资规模再攀高峰。数据显示,2021年,深市IPO融资金额1708.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72%、35.02%;2021年,深市上市公司累计实施完成再融资371单,融资金额5299.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69%、35.40%。
“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降低上市公司融资成本,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进而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等优势。”全国人大代表、国瓷材料副总经理司留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借助非公开发行、可转债等再融资工具,公司将获得充足的资金‘弹药’。”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未来阳光电源将聚焦清洁电力领域,坚定光风储电氢主航道,持续纵深发力,深入洞察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加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深化全球战略部署,扩大全球领先地位。
公司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构建诚信市场环境
在推行全市场注册制背景下,如何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深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稳步提升。深交所对深市主板、创业板上市公司2020年度信息披露考核工作结果显示,参与考核的2350家上市公司中,A类(优秀)和B类(良好)的公司占比分别为17.74%和65.06%。与上一考核期相比,考核结果为A、B的公司占比上升1.43%。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注册制的本质,就是不再由监管部门来担任一家公司是否应该上市的裁判,把这个裁判权交给市场,由投资者来决定。这种形势下,信息披露成为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质量的依据。特别是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背景下,确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有效性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核心。
在提高上市公司治理能力,强化信息披露上,两会代表委员也积极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金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一方面要提升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的相关规范和制度。同时,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上市公司透明度,优化信息披露编报规则,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增强信息披露针对性和有效性。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最重要的是提高上市公司的业务经营质量,这才是资本市场的基础;其次还要提高信披质量,明确信披标准和便利信披渠道,构建诚信市场环境。”曹仁贤对记者如是说。
司留启表示,国瓷材料利用资本市场的监督,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信息披露工作中更加注重投资者的需求,确保信息披露可以真实、准确、完整的反映公司当期的经营成果和运作质量。
资本市场在强化信披工作时,也要严把出口关,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将有助于从推动公司强化内部治理,而健全的退市制度,则鞭策企业创新前进,二者成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
金李表示,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要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监管力度,将缺乏持续经营能力、严重违法违规扰乱市场秩序的公司及时清出市场,形成的常态的化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
(编辑 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