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居然自带背景音乐?央妈带你一起听《稳稳的幸福》

2019-08-11 20:57  来源:证事听微信公众号

    近日,央行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证事听君读下来,央行报告简直自带BGM(背景音乐),小编头脑中一直回荡着陈奕迅那首《稳稳的幸福》!

    从今年上半年的整体经济情况来看,“稳”字当头。《报告》指出,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总供求基本平衡。消费、投资增势平稳,贸易顺差同比有所扩大,物价和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央行在上半年中为实现“六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保持宏观调控定力,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促进信贷结构优化,扭转局部性社会信用收缩态势,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稳妥化解中小银行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经济平稳运营、向高质量发展,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才更加能upupup。下一阶段,央行又将有什么部署呢?证事听君带你划重点: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央行表示,下一阶段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适时适度实施逆周期调节,引导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

    值得留意的是,《报告》提及,面对全球经济在中长期内保持中低速增长的可能性,在政策应对上,要坚持“以我为主”,适当兼顾国际因素,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保持定力,做好中长跑的打算。

    《报告》指出,我国存款准备金“三档两优”的新框架基本形成。过去准备金政策的调整主要采取结构性的方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较复杂。2019年5月,人民银行宣布建立“三档两优”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框架,“三档”即大型银行、中型银行、服务县域的银行三个基准档,“两优”是在基准档次基础上有两项优惠。

    监管说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从准备金率的角度来讲,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三档两优”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框架,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专家说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张瑜:货币政策依然强调“以我为主”,目前降息的概率仍然较低,定向降准的可能性会更高。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加码

    《报告》指出,将继续稳步有序推动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支持境外机构在境内市场发行债券及境内机构赴境外发行债券融资,推动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

    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的逐步扩大,境外机构与个人持有的人民币规模不断增加,其对人民币资产的投资需求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为提高人民币的可兑换程度,境内机构及个人也需要更多地参与国外资本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提出推动债券市场双向开放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信用评级市场、银行间债市等多领域对外开放迎来新突破,外资加速流入中国市场。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8月2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境外机构持仓中国债券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规模高达1.69万亿元,为外资连续第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份,中国债券正式开始纳入彭博-巴克莱指数。此外,摩根大通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全球多元化指数和富时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也将行动纳入中国债券。

    并且,近年来监管层不断完善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渠道。目前,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QFII/RQFII、直接入市、债券通等多条渠道入市投资。

   专家说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郭晓蓓:人民币债券即将被逐步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有望带动稳定的海外投资流入,并加大人民币债券收益率的波动。未来20个月,流入中国债券市场的海外资金规模约为1200亿美元(约为8500亿元),其中480亿美元(约为3500亿元)将在2019年年底前流入。未来五年,投资国内债券市场的海外资金流入规模或达7500亿至8500亿美元(约为5万亿元至6万亿元)。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当前我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还有很大潜力。下一步对于债券市场双向开放,一方面是“引进来”,例如发行熊猫债,吸引境外的机构到中国的债券市场来投资和配置的人民币债券资产,以及完善配套设施的开放,如对评级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吸引国际三大评级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还要“走出去”,加强境内外金融机构合作交流,探讨加强绿色金融债券、“一带一路”债券、基础设施债券等合作。

    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此次《报告》与第一季度相比,新增了对于房地产市场下一阶段政策思路的55个字表述,即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事实上,这也是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后,监管部门的再一次表决心。

    在中央频繁强调“房住不炒”的政策主基调下,《报告》显示,二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速继续回落。截至6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为41.9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较3月末下降1.6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截至6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达到28.7%。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8.06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较3月末下降0.3个百分点;住房开发贷款余额为8.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较3月末下降6.1个百分点;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37万亿元,同比下降6%,降幅较3月末减小0.1个百分点。

  专家说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上半年,房贷增速持续回落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销量滞涨引发整体房贷增速乏力;二是监管层对于房地产资金监管力度的增强,虽然主要集中在房企侧,但对房贷规模也产生了间接影响,尤其是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经历“小阳春”后,各地房贷利率的不同程度提高,也对房贷增长形成侧面影响。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赫:房贷增速的回落,除上述原因外,或许还与第一季度居民杠杆率快速提升,致使其再提升空间受限有关。

    从下半年出台的一些政策内容看,监管部门对于房地产资金方面的监管,呈现出升级态势,预计在楼市调控趋严、房贷利率提升以及房地产销售乏力的背景下,下半年房贷增速还将持续放缓,同时,随着房企加速去化、加快回款,预计房地产市场将重回去年下半年的降温态势。

    重点加大对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

    一直以来,央行都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报告》显示,下一阶段,要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值得关注的是,与一季度相比,本次《报告》还重点强调要加大金融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创新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更好地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在实际利率形成中的引导作用,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

    制造业作为作为实体经济的骨架和最有力支撑,发展实体经济,制造业是重中之重。《报告》指出,从国内经济形势看,企业生产投资趋于谨慎,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长有所放缓,经济增长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依赖较高,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今年7月30的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重点强调稳定制造业投资。政治局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融资,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从投融资端给予制造业投资支持。

    《报告》显示,从已实施的货币政策来看,央行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加强信贷政策结构性调整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在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引导金融机构落实差异化信贷政策,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支持力度,稳妥退出过剩产能领域贷款。通过破产重整、债务重组等方式,分类施策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债务。

    央行说

    将运用好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的作用,继续发挥各部门政策合力,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着力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做好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去化过剩产能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加大对养老、教育、健康等新消费领域,以及创业创新、科技、文化、海洋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