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泉州模式:“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大跨越

2018-07-19 00:55  来源:证券日报 苏诗钰

    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互相促进为泉州模式最大特色,《证券日报》记者在泉州调研10余天,充分感受到了小城市也有大作为的新时代气息

    ■本报记者 苏诗钰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全国城市投资硬环境四十优之一”、“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这一个个标签,印证着福建泉州人“拼”字当头的骄人收获。

微信图片_20180718132358.jpg

(本报记者采访福建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铁观音第十三代传人王文礼)

    谈到改革开放,连续多年荣膺泉州安溪县茶企纳税第一的福建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铁观音第十三代传人王文礼的兴奋溢于言表,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安溪人,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机会!

    那么,改革开放到底为泉州带来了哪些变化,改革开放又为“王文礼”们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泉州多个地区,一探究竟。

    连!千年古港开发新“丝路”

    灌浆、擦水、上釉、烧制,在泉州顺美集团的生产车间里,7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赶制万圣节市场所需的一批陶瓷工艺品。制造完成后,这些精美的陶瓷制品将和茶叶、石材等商品,将在泉州石湖港搭乘货船,远销“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

    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自唐代开始,即为中国南方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跃居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曾呈现“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福建省泉州港口管理局科长周清构在泉州市政府大楼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贸易总额达720亿元,占全市贸易总量的45%。目前,泉州港与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通航,拥有6条集装箱班轮航线和若干条大宗散货航线。泉州港主要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口荒料石、化工原料、食品、椰壳炭等货物,向沿线国家出口轻工原材料、服装及周边制品等。

    据悉,泉州港1990年开始做集装箱业务,当时集装箱吞吐量为130标箱,到了2007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2015年首次突破200万标箱。2017年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货运量达360.07万吨,占泉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的73.96%。

    7月6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该公司所经营的石湖港区为国家一类口岸,目前已发展成为泉州港内贸集装箱枢纽港和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石材交易市场,泉州市70%的石材都通过这里运输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微信图片_20180718132251.jpg

(记者走访石湖港区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采访吊车工人)

    记者来到石湖港区,已经是上午11点。烈日下一排排整齐的集装箱吊车井然有序地工作着。段成坤是石湖港区的一名吊车工人,在这里已经工作了8年,他告诉记者,8年来石湖港区变化非常大,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港口泊位建设不断拓宽,吊车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港口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目前,石湖港区现有5千吨级至10万吨级泊位共5个,泊位总长1325米,堆场面积92万平方米,港作机械172台套。

    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联合营销中心副总经理黄华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公司有出口需求。为了适应泉州港集装箱吞吐量不断增长的形势,加快改善码头能力紧张局面,公司正在筹建5号和6号泊位。目前,公司出口业务仅占总业务量的5%,未来将扩大到30%。

   拼!践行泉州精神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叶启田的一曲《爱拼才会赢》,是泉州人精神的写照。

    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不管是餐馆服务员还是出租车司机,不管是民企老板还是政府工作人员,如果你问他们泉州精神是什么,他们都会异口同声的告诉你,“爱拼才会赢”便是地地道道的泉州精神。

    泉港“石化基地”、丰泽“中国树脂工艺之乡”、晋江“中国鞋都”、石狮“中国服装名城”、南安“中国建材之乡”、惠安“世界石雕之都”、德化“世界陶瓷之都”、永春“芦柑之乡”、安溪“乌龙茶之乡”等特色品牌的形成并驰名海内外,离不开泉州商人爱拼的魄力。

    而王文礼的八马茶业,就是改革开放后泉州民企爱拼的一个缩影。王文礼的父辈祖辈们世代与茶叶打交道。他的爷爷王学尧在建国初期担任最大乌龙茶精制生产厂家——国营安溪茶厂的首席评茶师。他的父亲王福隆在上世纪70年代担任国营安溪第八茶厂的首席评茶师。受益于改革开放,他的父亲1993年“下海”创办了八马茶业,在民营企业林立的泉州市,是唯一被评为“创业元勋”的茶业创业者。

    1992年大学毕业的王文礼,正好遇上改革开放的大潮,一年之后他开始办茶厂,走外销路线。在“一带一路”倡议还没有正式提出之前,他的茶业生意已经走到“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文礼告诉记者,巅峰时八马茶业全年出口量达3000多吨,占安溪茶叶总出口规模的60%、全国乌龙茶出口的15%。

    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茶文化,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了“闽茶海丝行”活动。2016年5月8日,“闽茶海丝行”首站走进德国、波兰、捷克等欧洲三国;2016年11月3日,第二站走进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三国;去年开展的第三站活动,走进了英国、西班牙、法国等国家。

    王文礼也受邀参加了“闽茶海丝行”活动,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改革开放对于民企来说处处都是机遇,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现在的八马茶业。“一带一路”建设为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了新机遇。

微信图片_20180718132410.jpg

(记者在安溪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体验铁观音制作流程)

    王文礼告诉记者,茶业是商品更是一种文化,“一带一路”将茶业带出国门,更重要的是将茶文化带出国门,让外国友人在喝茶的过程中品读中国的文化积淀。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一位来自法国将近70岁的葡萄酒庄园商人,他在八马茶业品尝过铁观音后感叹“茶叶真的是可以喝的香水!”

    安溪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安溪县牢牢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呼应“东亚文化之都”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建设,致力打造“一带一路”的“茶香通道”,加快向建设现代茶业强县、锻造世界名牌迈进。

    融!做大朋友圈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泉州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投资少,经济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的自给、半自给状态,经济总量居全省地市倒数第二。

    泉州市发改委(市海丝办)陈雅萍博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泉州走出了一条“以市场化为制度基础、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互相促进为最大特色、县域经济发达为突出亮点、品牌化为突出优势”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创造了“泉州模式”。经济实力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目前已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创造了泉州发展历史的新辉煌,也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有关数据显示,泉州市生产总值在1978年为7.79亿元,1992年突破100亿元,2002年突破1000亿元,2013年突破5000亿元,2016年达6646.63亿元,连续18年保持全省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71元增至77784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由0.8亿元增至769.86亿元,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75元,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17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24元增至39656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泉州谁家里有华侨,并不是一件令人稀奇的事,并且泉州经济突飞猛进与丰厚的华侨资源密不可分。目前,分布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泉籍华侨华人有950多万人,其中90%主要侨居东南亚等“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国家。

    泉州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就有一个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表兄,表兄赚到钱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回泉州投资,为泉州建设出一份力。王师傅告诉记者,像表兄一样热衷于回乡投资的泉州华侨很多。

    泉州市商务局外贸科科长张国燕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泉州旅外乡亲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并且在当地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成为了推动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纽带和桥梁。

    为了更好地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泉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发展规划》和《泉州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行动方案》。

    截至2018年6月份,“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在泉州设立企业已有1602家,实际利用外资额24.76亿美元。匹克、安踏、九牧等大中型民营企业还在境外并购企业或设立办事处、营销中心,推动落实了峰亿轻纺柬埔寨生产项目、“匹克集团”国际化系列项目、南安泛家居海外项目等一批国际产能合作项目。

    陈雅萍告诉记者,下阶段,泉州市将更加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以开放促改革,将历史留给泉州的宝贵财富转化为城市的功能、特质和气场,继续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努力增强国际资本、信息、人才等资源配置能力。

    陈雅萍表示,将在推动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城市合作上先行先试,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城市交流合作重要门户。围绕做大“海上丝绸之路”朋友圈,加强与沿线国家城市合作,厚植经贸合作共同利益。依托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平台,加强与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城市的交流借鉴,实现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泉州城市国际形象推广五大工程,积极参与中法文化论坛等国家组织的“一带一路”城市交流活动平台,进一步提升泉州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