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行业 > 正文

两大品牌整合后北汽昌河宣布转型 全力打造“移动众创空间”

2018-03-26 00:29  来源:证券日报 陈炜

    ■本报见习记者 陈炜

    自去年年末,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宣布北汽威旺品牌正式并入昌河汽车,成立北汽昌河后,其整合工作在持续推进。但对于其发展预期,仍有部分业内人士抱有质疑。

    对此,徐和谊日前向记者坦言,虽然“过去昌河的发展速度、质量与公众预期有差距”,但“昌河依然有很好的基础与后劲”,“北汽集团始终对昌河汽车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有经销商向记者表示,随着威旺并入昌河体系,北汽做大做强南方总部的野心明显。下一步必然要在乘用车领域获得应有的市场地位。

    事实上,记者注意到,北汽昌河已经提出了“推动自主产品向15万元区间跨越”、“2018年销售目标15.5万辆”、“2020年冲击30万辆”、“5年实现‘百万千亿’(销量百万辆、营业收入千亿元)”等多项目标。

    对此,徐和谊强调,“大昌河百万千亿的目标坚定不动摇。他们不是孤军作战,北汽集团将举全集团的力量来支持。”

    挑战“百万千亿”目标

    对于两大品牌为何进行整合,此前业内也曾有声音认为,整合是迫于生存压力。事实上,有经销商向记者表示,在推动整合之前,整个昌河汽车的销量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旗下的两大品牌也亟需做出转变。

    对此,北汽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昌河汽车董事长蒋自力向记者表示,北汽集团坚定发展乘用车、有效的整合集团内的资源以及要在品牌销量上做出突破,促成了新昌河的诞生。

    一方面,这次调整是北汽集团推进自主双品牌战略的需要,可以更好地整合优势资源,推进自主品牌在乘用车板块的发展,“表明了北汽集团坚定不移做强做大自主品牌乘用车板块的决心。”

    此外,蒋自力认为,相较于其他几大集团,北汽集团拥有更加完整的产业链,品牌非常多,但渠道、资源方面有交叉重复,产业结构不清晰,此次调整,可以更好地整合优势资源,锐化北汽自主“双品牌”战略。

    据了解,随着威旺并入昌河,成为其新能源汽车品牌,北汽昌河自此成为北汽集团的二级单位。而根据北汽集团的发展定位来看,未来北汽昌河将作为新能源车发展基地、南方基地、经济型车基地,及北汽集团双品牌战略的支撑。

    产品方面,将覆盖轿车、SUV、MPV和新能源车领域,包括洪源、景德镇、九江三大生产基地,三个整车及发动机制造工厂。

    而这样的资源,显然能够让北汽昌河在转型中得到有力支撑。记者了解到,未来,威望品牌产品将聚焦新能源城市物流车,昌河品牌将全力打造经济型乘用车。

    在多平台共享化方面,蒋自力提到,北汽集团会给“大昌河”有力的支持。徐和谊也表示,“北汽集团的财务、金融业务、华夏出行等主要业务板块,都将全力支持大昌河的发展,推动北汽昌河的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多个维度给予支持。”

    整合之后谋转型

    对于如何在5年内实现“百万千亿”的目标,“转型”成为了北汽昌河给出的答案。

    记者了解到,日前北汽昌河正式发布“移动众创空间”战略,将通过开放、协作、跨界、融合的“众创”模式,联合产业各方,使汽车的属性更多地向“移动出行终端”靠拢。

    根据这一计划,北汽昌河将告别传统汽车企业的定位,力争转型成为一家以满足消费者移动出行升级需求为目标的服务商。

    昌河汽车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朝翔表示,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众创模式为用户提供移动出行领域的个性化空间。在他看来,这一战略将以足够的前瞻性和开创性,实现产业发展模式一系列的创新与变革。

    据了解,作为首批合作伙伴,目前北汽昌河已经与北京大学、DHL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联手建立合作创新研发实验室和开发工作组,围绕新能源、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共同研究探讨新一代移动物流平台的技术与应用标准,发力城市新能源物流终端。

    对此,上述经销商认为,在市场优胜劣汰的大背景下,北汽昌河选择战略转型是明智之举,“移动众创空间”战略或将成为其跨越式发展的引擎。

    徐和谊也表示:“消费升级与科技革命齐头并进,传统汽车产业迎来重大变革机遇,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进程加速。北汽昌河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北汽集团会全面支持北汽昌河由传统汽车企业向‘移动众创空间’模式的战略转型。”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