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投服频道 > 投保动态 > 正文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薛峰:不断健全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 进一步加大对违法主体的惩戒力度

2025-05-15 19:05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吴晓璐

    5月15日,北京金融法院召开“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新闻通报会,介绍北京金融法院在投资者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发布十件司法保护资本市场投资者权益的典型案例。

    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峰表示,过去两年,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案件15267件。其中,涉投资者保护相关民商事、行政案件共4773件,占全院总收案数的31%。涉投资者保护案件的主要特点为:案件类型多元化,当事人多元化,诉讼请求多元化,交易市场多元化。

    据薛峰介绍,北京金融法院聚焦主责主业、完善工作机制、延伸审判职能等多方面,通过依法公正高效办理案件,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为资本市场提供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司法保障,有效保护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首先,聚焦主责主业,以公正高效的金融司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一是“抓前端、治未病”,将矛盾化解在前端,将纠纷终止于诉前,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源头化解。二是加大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判罚力度,同时多措并举,引导市场主体归位尽责,促进资本市场生态良性循环。三是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加大立审执协同,精准审查确定保全财产,全力实现投资者胜诉债权,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其次,完善工作机制,守正创新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一是探索实践“双轨双平台”证券纠纷解决机制,便利中小投资者维权。二是以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为起点,梳理总结资管产品管理人尽职调查义务的司法认定规则,形成资管产品管理人尽职调查义务的“六步审查法”,有力引导了资管行业展业,夯实了资管产品投资者保护的基础。三是建立立体化协同推进机制。

    最后,延伸审判职能,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系统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一是着力提升投资者法治意识,促其理性投资。二是聚焦资本市场,针对司法中发现的金融风险苗头,强化对交易模式、产品逻辑的查明,协同监管、融入行业、深入企业就普遍性问题开展调研,抓早抓小推动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同时,推动金融监管“长牙带刺”落到实处,紧跟金融领域新形势、新政策,与金融管理部门加强交流论证,共同回应市场难题。三是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夯实维护投资者权益的根基。

    薛峰表示,下一步,北京金融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基本市情,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进一步贯彻落实倾斜保护中小投资者的金融审判理念,不断健全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违法主体的惩戒力度,进一步畅通投资者的维权渠道、增强投资者的获赔可能性,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努力营造投资者更安全、更放心的市场生态环境,助力打造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证券市场,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金融司法力量。

(编辑 何帆)

投服频道列表页侧栏 - 证券日报网
  • 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

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步入全面注册制时代。在注册制改革4年多的时间里,投资者保护始终作为一项核心理念贯穿其中。

  • 维权助手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