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持人融聚新动能•共建新业态——第二届中国乳业资本论坛将于2019年10月24日13:00-18:00在北京粤财JW万豪酒店(宣武门外大街18号)举行。希望留出您宝贵的时间,拨冗出席!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光临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乳业资本论坛的现场,我是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节目主持人杨曦,非常荣幸有机会为大家主持今天的活动。
今年是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70年是一个让世人非常赞叹的70年,就拿奶类消费品这个小小的环节来说,我看到一个数字,1949年中国人平均奶类消费量0.4千克,大家桌子上都有一罐奶,200克,就是中国人一年喝两罐这样大小的奶。但是到去年,这个数字已经刷新成为了34.3千克,大概一个人一天喝100克的奶,已经是非常长足的进步了。
但是这个数字距离中国膳食指南仍然有很大的距离,膳食指南推荐我们每天喝300克的奶。看到这个数字以后我特别感慨,如果真的达到300克的目标,这是一个多么波澜壮阔的在中国乳业的发展历程。所以这对在座的每一位朋友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如何能够顺应时代,生产出适合大家要求的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包括满足各种各样的场景的需求。
同时,在当下的时代,任何大的产业、任何强的资本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要携手共融共同发展,才能够兴盛产业,才能够兴盛资本。所以有了我们今天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乳业资本论坛,我们邀请到了各位行业的领袖、业内的专家,还有资本界的大佬,共同就我们关心的话题进行充分讨论,力图让我们的语言碰撞出思想上的火花,来照亮我们前行发展的道路。
同时,在今天论坛的稍后环节,还会有非常重要的颁奖仪式环节,我们将会颁出乳制品行业的2019最具国际化发展奖、最具消费者认可奖等奖项,来致敬乳制品行业发展卓越的推动者,也让我们的乳制品行业、乳制品企业在国际化舞台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品牌的影响力。
在这里,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和来宾,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不在这里请大家一一起身了,等介绍完了,大家一并鼓掌表示欢迎。今天来到现场的有: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郑波先生,证券日报社副社长田米亚女士,证券日报社副总编辑马方业先生、证券日报社副总编辑彭春来先生、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振峰先生、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先生、伊利集团副总裁赵昕先生、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少虹女士、蒙牛事务部副总裁黄忻女士等嘉宾。
还有来自乳制品行业优秀的企业界代表、研究机构的代表、投资机构的代表,和来自媒体界的朋友们,他们分别来自经济日报、新华网、中国经济网、环球时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新浪网、网易以及腾讯媒体界的各位老师,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在这里一一介绍各位,一并对大家的光临表示感谢、表示欢迎,欢迎大家!
在今天活动的一开始,首先要有请经济日报副总编辑郑波先生为大家作开场致辞,有请郑总。
经济日报副总编辑郑波尊敬的周振峰秘书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下午好!很高兴参加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中最有活力的媒体,证券日报社举办的论坛,我谨代表经济日报报业集团,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今天是行业领袖、业界精英、资本大佬,老友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乳业的发展,所以我们的主题叫“融聚新动能、共建新业态”。
刚刚过去的70周年大庆,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对于中国乳业及奶业而言,这70年的风雨兼程同样可圈可点。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牛奶产量只有20万吨,2018年全国牛奶的产量达到3075万吨,是新中国成立1949年那一年的154倍。1952年,全国乳制品产量只有624吨,2008年全国乳制品产量达到了2687万吨,是1952年40万倍。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乳品加工成为名副其实第一大行业。
除了量的提升,质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乳制品国家监督抽检合格率连续五年达到了99.9%,近年来,我国乳制品的抽检合格率一直高居32大类食品榜首,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国家高度的重视。
2017年1月,农业农村部等五部委制定发布了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到2020年的一个规划,提出到2020年,奶类产量达到4100万吨,奶业综合生产能力质量安全水平、产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迈上新台阶,整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20年,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奶业现代化建设取得进展,奶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超过65%,奶业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到2025年奶业实现全部振兴,基本实现现代化奶源基地,乳业质量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业。
2018年12月,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以实现奶业全面振兴为目标,优化奶业生产布局,创新奶业发展方式,建立完善以奶农规模化养殖为基础的生产经营体系,密切产业链各环节利益联结,提振乳制品消费信心,力争到2025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4500万吨,切实提升我国奶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2020年已经进入倒计时,2025年也已经不再遥远了,中国乳业会交出怎样的答卷?今天的主题就是“融聚新动能•共建新业态”,答案就在新动能和新业态两个关键词中。有什么能够成为新动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零售、社交电商之后还有哪些,成立新的创造、新的创新,还有哪些新的业态能够担当继续发展的接力棒,这恐怕是摆在我们乳企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不久前颁布的2019年全球乳业20强企业排行榜中,伊利、蒙牛位居前10名。数据显示,这20强企业几乎也都是资本并购和业态创新的龙头。过去1年多时间,前 20 强企业中,有 19 家企业参与了超过 75 个并购、合资、战略联盟或资产处置。
事实上,在并购驱动中,中国资本最为活跃,截至2018年年底,总计有17家知名乳企进行了海外投资。最近的就有:今年4月,伊利完成了泰国最大冰淇淋企业的收购,8月,伊利完成了对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的收购。
在创新驱动中,今年 4 月,蒙牛宣布进军社交电商,打造社交新零售平台——南客觅品,并相继推出多款社交零售产品……
全球乳业前20名的榜单,已经连续3年没有新成员上榜,这既说明头部企业的优势很稳定,也给了中国其它乳企以目标。何时会有第三家中国乳企挺进全球20强?希望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肯定成绩的同时,问题也不容回避。国际贸易格局不稳定、国内生鲜乳生产成本升高、二胎生育潮不及预期、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产业链利益分布不平衡、环保压力增大、高端技术和装备过度依赖进口等问题,都亟待我们去解决。
未来一年、未来五年,中国乳业可谓任重道远、时不我待。希望在今天的论坛上,各家乳企可以受到新启发、产生新火花、酝酿新动能。
最后,再次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振峰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亲爱的企业老总,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奶业资本论坛,与各位一起聊聊奶业,说说资本,寻求奶业如何吸引和利用资本,挖掘资本如何推动和促进奶业发展,实现奶业和资本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此,我谨代表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女士,代表中国奶业协会,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大家关注奶业、支持奶业、奉献奶业,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谈3点不成熟的想法,与诸位分享:
    一是70年中国奶业自强不息,披荆斩棘,成效卓越。就数量而言,奶类产量由21.7万吨,增长至3176.8万吨,增长了145倍;乳制品产量由不足万吨,增长至2687.1万吨,增长了几千倍;人均奶类消费量由0.4千克,增长至34.3千克,增长了85倍。增量大,增速猛。就质量而言,奶牛单产由3吨,增长至7.5吨,增长了1.5倍;生鲜乳蛋白3.2%,菌落总数30万以下,体细胞数40万以下,已对标国际一流水平;乳品抽检合格率持续多年保持99%以上,在食品检测合格率中第一位。总体而言,中国奶业产能全面增长,产业素质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现代化格局初步形成,已基本具备创民族品牌,建世界一流奶业的基础。
  二是未来中国奶业潜力较大,空间较广,前景广阔。奶业仍是朝阳产业,就目前人均奶类消费量而言,不足亚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随着消费理念的改善,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推进,未来乳品消费将持续稳定增长。据专家预测,2025年人均消费水平达到40千克,还有5.7千克的增量,年均增长1.14千克;按13.9亿人口计,年均增长158.5万吨;按国内保障70%计,自产增长110.9万吨,进口增长47.6万吨。若达到亚洲平均水平,或者说达到理想膳食结构,奶类消费量日均人均300克标准,则增长空间更大。
  三是中国奶业发展得到了资本的援助和青睐。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统一的。资本聚集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是资本聚集的条件。奶业发展亦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基础差、底子薄。为促进发展,1949年至1957年,国家实施了合作化、公私合营,最终国营化,奶类产量增长了32.3%。1958年至1978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关注,时任农垦部长王震将军亲自抓,纳入国家计划,动员了全国力量,奶类产量增长了2.5倍。1979-2000年,实施改革开放,国营、合营、个体、私营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奶类产量增长了8.4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连续跨越3个千万吨台阶,2018年奶类产量达到了3178.6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145.5倍。奶业发展有国家的重视,有政策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资金,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社会资本的加入和推动。2000年-2008年,社会资本纷纷看好奶业发展,注资和融资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牧场和加工厂如雨后春笋,数量增,规模扩。就数量而言,奶牛养殖场户曾达到230多万个。因此,如何让奶业吸引和利用资本?如何让资本拉动和促进奶业发展?值得研讨。《经济日报》经济专报,《证券日报》资本专报,策划和组织乳业资本论坛,在奶业发展开启新征程和新篇章的关键阶段,十分有意义,十分有必要。希望与会奶业企业充分展示发展优势,充分交流吸引和利用资本的经验和模式,也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指导,也希望资本公司抛出资本优势和合作模式,为奶业发展和资本融入奠定良好氛围。就如何吸引和用好资本?提两点不成熟建议,请批评指正。一是奶业企业要重视资本,通过自身实力吸引资本,通过各种办法、多种模式利用资本,同时要结合自身情况,既不盲目,也不惧怕;既不急切,也不慢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二是资本公司要遵循发展,不急于求成,不干预生产,不干扰管理,在遵循生产规律的前提下,发挥资本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身体健康、事业顺利!谢谢大家!
伊利集团副总裁赵昕大家好!非常荣幸代表伊利集团出席此次乳业资本论坛,也十分感谢协会创造这样的机会与各位领导和同仁进行学习和交流。当下,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一高两新”,  即“高质量”、“新动能”、“新格局”的理念,
  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拉开了新时代的大幕、吹响了新征程的号角。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再次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部署,指出要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乳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在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期,中国乳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
  首先,面对消费升级、健康化的市场发展趋势,行业品质升级势在必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乳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品质的要求愈发严格,不仅要求产品更加营养、健康化,对口感等诸多方面也提出了个性化的诉求。这些市场变化,要求我们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
  其次,产业链一体化加剧,大业态发展成为趋势。近年来,乳业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速度都愈发加快。纵向延伸方面,产业链加速融合;横向拓展方面,乳业逐步向食品行业、健康大产业方面拓展,与这些行业相互渗透,融合日益加深,呈现出“大业态”发展趋势。
  再次,中国乳业加速融入全球乳业,亟待提升国际话语权。近年来,全球乳品市场格局出现显著变化。欧美等乳业发达国家乳品消费量逐年下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正在成为乳品消费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同时,中国乳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在国际上已经构建起影响力。如何更好地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话语权是中国乳企未来发展的关键。
  新形势下,我们乳企肩负着促进国民健康、推动国际化发展的新的历史使命。能不能把握住乳业新旧动能转化的这一重要节点,培育新动能,构筑新业态,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作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伊利集团一直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我们认为,“一高两新”是乳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伊利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一高两新”,在此我们将分享一些我们的实践和做法,希望与大家交流与探讨。
  一、以品质为核心,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乳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规模化发展向品质升级转变是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应再简单地追求量的增长,更应当注重质的飞跃。品质应当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核心。伊利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视品质为生命,积极践行质量领先3210战略,聚焦全球最优品质,在确保自身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我们以全球领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品质的全球领先。伊利建立了三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防控体系,检验项目多达1000多项,率先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每一个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关键点的监测、分析、把控、预防;并携手SGS(瑞士通用公证行)、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  Intertek(英国天祥集团),持续升级全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标准决定品质,标准决定竞争力。我们致力于打造行业标准标杆,以国际领先的高标准确保每一份送到消费者手中产品的高品质。例如,在检测方面,伊利有一个著名的“质量标准三条线”,我们在国标线的基础上提升了50%的标准,制定企标线;在企标线的基础上又提升了20%的标准,制定内控线。此外,伊利还通过“建立标准机制、参与标准制定、促进标准提升”三位一体的伊利标准化体系,不断探索、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动国家标准化建设体系的完善,以先进标准引领行业品质提升。伊利主导或参与国家相关标准、法规制修订近百项,参与行业相关4个基础标准、3个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及1个生产经营规范制修订及跟踪工作,并大力推进标准的创新应用,全面助力行业标准化发展。
    乳业产业链长,涉及环节多,要确保乳制品的高品质,必须有效确保产业链每一环的高效运作。为此,我们积极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提质升级,构筑起保障食品安全的坚实防线。例如,为确保奶源的高品质,伊利在行业内率先探索和建立了标准化、规模化牧场SOP管理,将现代牧场养殖、管理的所有流程和环节进行统一,助力牧场的专业养殖和日常管理。伊利还将物联网、大数据、移动终端等技术运用在了牧场管理之中,持续提升牧场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以创新为驱动,激发乳业发展的新动能。乳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持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过程。推动这一过程,需要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创新则是加速这一过程的核心动能。“不创新,无未来”,伊利将创新作为驱动企业发展、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伊利所坚持的创新,并非单一层面,而是涵盖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等多维度的全面创新,是全产业链创新。
  伊利的研发投入一直走在行业前列,这充分表明了伊利对创新的重视。2018年伊利的研发费用为4.26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04%,持续位居行业首位。在产品层面,我们利用大数据精准洞察不同市场、不同群体的消费者需求,以此为基础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针对亚洲不同市场消费者的口味和消费偏爱,伊利强化定制化产品研发,比如在印尼推出“摩卡咖啡冰淇淋”,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作为率先开展母乳研究的中国乳企,伊利今年上半年推出填补行业空白的伊利金领冠塞纳牧,构建了有机世界级原生品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细分领域。
  在管理创新方面,我们以开放式人才管理和培育模式,优选海外留学背景的管培生作为储备性人才,根据项目需求任用熟悉当地文化、富有创新精神的海外人员;定期举办“标杆之旅”,对标国际一流企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团队,为企业注入持久不衰的动能。
  伊利还集合海内外研发资源,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进行“全球集智”:与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府——瓦赫宁根大学联手打造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并将其升级为伊利欧洲创新中心,这也是中国乳业规格最高的海外创新中心;主导中美食品智慧谷建设,聚集全美众多顶尖的高校、科研院所展开全方位立体式合作。同时,伊利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全链集体创新,形成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新气象。
    三、坚持开放,构筑行业发展新业态。当下乳业呈现出多产业融合的大业态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乳企应当以开放的态度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今年,伊利提出了一个概念——“全球健康生态圈”,正是为了积极协同全球合作伙伴,搭建发展平台、拓展行业蓝海,构筑行业发展新业态。
  目前,伊利已经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地区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全球市场体系的骨干大网,通过汇聚全球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引领行业发展。伊利在新西兰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乳业一体化生产基地——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近年来沿着“一带一路”,持续加强全球市场布局,比如在印尼发布11款Joyday冰淇淋,收购泰国本土最大冰淇淋企业Chomthana;今年,伊利完成对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Westland的收购,进一步强化全球产业链产能协同能力。
  在前不久的2019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峰会上,伊利联合20多家来自全球的食品业相关企业共同成立了“全球健康合作伙伴发展联盟”,这是我们构建“全球健康生态圈”的又一次努力与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联盟形式,强化全球产业链协同,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乳业朝着大健康产业方向持续延展,助力“让世界共享健康”。
  
  中国乳业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融聚新动能、构建新业态是行业发展的呼唤,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作为中国乳业的一员,伊利愿意携手各位,坚守品质,以创新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以开放构建行业发展新业态,共同谱写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护航中国经济巨轮扬帆远行!
  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赵总的演讲,我们希望伊利在产品创新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有更多的案例,为我们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下一位要登台演讲的是来自蒙牛乳液的黄总。
蒙牛事务部副总裁黄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媒体界朋友们,各位券商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代李鹏程总说一下,他本来要出席这个论坛,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工作需要他处理,所以他临时来不了,他希望通过我向大家致歉,同时预祝我们的论坛圆满成功。
    非常高兴,我们能够受邀在第二届中国乳业资本论坛上给大家分享一些蒙牛发展的经验以及我们的一些实践,以及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希望给朋友们带来一些启发。
    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2019年对于蒙牛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份,20年前,我们还是中国内蒙古大草原上一家默默无闻的牛奶厂,在全中国的乳业企业中排在1600名外,而今天蒙牛已经位居全球乳业十强,每年为10亿多消费者提供乳制品。蒙牛的产品覆盖了UHT奶、巴氏奶、酸奶、奶酪、冰淇淋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等各个品类。我们在中国境内有60家工厂、在新西兰、印尼各有一家海外工厂,在全球拥有近4.5万名员工。
    蒙牛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我们以消费者为中心赢得市场,以绝不妥协的精神追求品质。但更为重要的是,蒙牛抓住了两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均GDP大幅提高,居民购买力拉动中国消费强劲增长。2018年,中国人均GDP达9769美元,是1999年的8.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573.5亿美元,是1999年的10.7倍。而这期间,中国的人均饮奶量也从20年前不足6公斤,提高到36.9公斤,增长了5倍多。蒙牛的发展正是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不断推出满足消费者营养需求的高品质产品。
    二是国家奉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企业积极拥抱全球化,令乳业成为中国农业领域开放最早、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近十年来,蒙牛陆续引入了中粮集团、法国达能、丹麦阿拉福兹三家战略股东,形成了国际化的股权管理体系,在研发、生产、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充分的国际合作。我们通过在大洋洲通过一系列收并购,进行了以优质奶源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布局。我们与美国、法国、丹麦的合作伙伴相继组建了三家国际研发中心,有针对性地将乳业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引入国内。通过让全球的资本、技术、人才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蒙牛取得了跨跃式的成长,而合作的各方也都获得了良好收益。
    除了“引进来”,蒙牛也在积极地“走出去”。
    近10年来,蒙牛积极对海外市场进行拓展,产品已经卖到“一带一路”沿线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底,我们在印尼建了一家工厂,专门生产酸奶和益生菌饮料。产品在当地上市后,得到消费者的充分认可,用了一年时间就成长为月销量700万元的平台。蒙牛印尼工厂是中国乳企第一次全面实现海外收奶、海外生产、海外销售。
    众所周知,乳业拥有很长的产业链、很大的生态圈,涉及到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物流、市场销售、资源循环利用等众多领域,一般我们会形象地将其称作“from  grass  to  glass”——从牧草到奶杯。在食品行业中,乳业的产业链是最长、最复杂的,资源与市场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也是最严重的。
    从全球范围来看,乳业资源丰富的大洋洲、欧洲和美洲,养殖、加工技术领先,乳品人均消费量超过接近280千克,本地市场已接近饱和,需要通过出口来缓解产业压力。例如,新西兰、爱尔兰,乳制品产量的90%都用于出口。而乳业资源紧缺、技术落后的亚洲和非洲大部分地区,目前的人均消费量只有几十千克。但人口基数大,消费增长也很快,需要通过进口来市场需求。以奶酪为例,中国的人均奶酪消费量仅为0.1千克,是全球平均消费量的1/30。但和2006年相比,中国奶酪的进口量已经翻了10倍,是全球奶酪进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乳业资源与市场不平衡,是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性问题,要靠全球化、要靠开放来解决。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蒙牛高度关注乳业全球化问题。在去年的进口博览会和今年的瑞士达沃斯年会上,蒙牛总裁卢敏放先生提出了构建“全球乳业共同体”的设想。其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更公平合理的原料定价机制和更透明的交易平台,合理配置资源与产能,降低包括关税在内的各类贸易壁垒,推动贸易便利化,促进供需平衡、满足消费升级。同时,让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各产业链环节,都能够分享全球乳业的发展红利、发展机遇。蒙牛期待,“全球乳业共同体”能够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企业、政府的认同与相应,以此促进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全球乳业的共生、共治、共享、共赢。
    “全球乳业共同体”,绝对不是灵光闪现。它是这20年来,在伴随中国乳业成长壮大的过程中,蒙牛积累出来的深刻领悟。
    与乳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乳业起步很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牛奶品质不高、产能落后等问题也非常明显。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包括蒙牛在内的全国乳业同仁开展积极有序的市场竞争、比学赶超力争上游,积极引入全球资源,让中国乳业不断融入世界。20年来,中国的奶产量已增长了3倍多,跃居世界第5;包括蒙牛在内,全球十强的乳业企业里已经有两家中国公司;这些年来,中国乳制品登上了世界杯、奥运会等众多国际高端舞台,成为闪耀世界的“新国货”。在刚刚闭幕的国际乳品联合会年会上,蒙牛总裁卢敏放先生当选了这家权威国际组织首位来自中国的董事会成员。这充分证明,世界乳业认可我们的发展成就,世界乳业也需要我们发出更多声音、做出更大贡献。
    今天中国乳业依然需要开放、需要国际化。
    首先,我们在高端技术、高端装备、优质原料方面,与乳业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引进技术补齐短板;其次,饲草种植和奶牛养殖,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淡水资源,而中国的资源环境难以承载扩大养殖的压力。我们除了做好国内原奶生产的降本增效外,也必须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积极的资源布局,并不断在海外开拓更多、更大的市场,打造全球价值链,实现Global  for  China向Global  for  Global的跨越。
    人类养牛挤奶的历史可能要追溯到史前时代,现代乳业也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新的时代,面对来自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我们这个古老的行业必须放眼未来、凝聚共识,通过更加深入的开放与合作,克服贸易保护等“逆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解决贸易争端、增进友谊互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全球经济走上更持久、更包容的发展之路。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蒙牛,感谢乳业的同仁和媒体界朋友们,以及券商朋友们,这么多年来对蒙牛集团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黄总带来的主题演讲。刚才倾听了两位行业精英为我们带来的演讲,下面把关注的维度拉的更加高远一些,下面掌声有请赵昕先生为我们带来演讲“新形势下乳业的机会与挑战”,有请赵总。
凯度消费者指数北方区总经理赵晖 大家好,我在很多场合下都发过言,乳业可能是我发言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在很多乳业的企业、资本论坛都去讲过,所以可能大家有很多是我的熟面孔。如果我讲的东西中有你们非常熟悉的内容,你们就忍耐一下,听一听。
    在我今天的报告里,主要的关键词是两个,一个是“挑战”,一个是“机遇”,这里面大家可以看,尤其是中国的新形势下,对乳业来说机遇和挑战分别在哪。
    首先看一下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这是整个中国目前截至到今年上半年快销品整体的涨幅,这个涨幅在5.4,这张图有三个点跟大家讲一下。
    第一,中国整体快销品的涨幅数字在回暖,不是在下降。中国过去20年的快销品的涨幅,目前来看在2016年,不是2017年、2018年、2019年。
    第二,整个快销品的涨幅,如果把它做得更好,有三个可能性。我会讲到哪三个可能性。
    第一,让吃的人更多,我们称之为渗透率。
    第二,购物篮变得更大,吃的量更大。
    第三,买得更贵,就这三个可能性。
    在食品和饮料里面,目前三个可能性里面,只有价格在涨,量是没有涨的,所以可以看到我们右上角的涨幅,食品饮料和日化的涨幅中间食品饮料涨幅3.2%,基本全部来自价格涨幅。日化的涨幅非常乐观,量也涨得很好。大家知道为什么吗?主要取决于女性的贡献,中国女性每天出门至少抹3.1样东西,而且东西还越来越多。所以量下降,价格就贵。
    在座的女性,我相信不是平均值,你们在前20,脸上抹的东西,平均在7.8样东西,可以想想看你们给中国的GDP贡献了多少。
    这里面刚才前面讲的,不管是量、额在涨,基本总体而言快销品里面,目前涨的最多的还是来自于高端化。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柱子深色绿色的是高端,浅绿色的是非高端的。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品类中间都是高端的涨得快,所以只卖贵的,不卖对的,我们不一定说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卖得更贵是可以的,而且快销品不是奢侈品,其实多贵都卖得出去。
    在这里给大家提醒一句话,中国的消费者不是说盲目的,卖得贵可以,你要做的一件事情是如何把价值和价格对等,这是企业主要做的事情。你光卖得对,这个东西不值得这个价值,消费者不会买。
    哪些品类涨得好?哪些品类涨得不好?涨得好的品类里面,我在底下会讲到机遇的时候,会讲到。目前综合而言,中国的快销品里面涨得好的,无非是高端的、健康的、便利的,无非是这些,而涨得不好总体而言是多油多脂不方便的,这些都列在涨得不好的品类里面。
    所以总体而言乳液是涨得非常健康的门类,如果在座还有不是乳业的企业,我给大家进谏一句话。如果我的品类就是不健康的怎么办?我就是生产碳酸饮料的,怎么办?是不是我的日子就不要过了?还是可以过的,你们要对标什么人呢?要对标年轻人,年轻人在好看好吃的里面,一定会对标好吃。如果你的品类一不小心落在了不健康的品类里面,你们要聚焦年轻人。
    剩下就是讲到一个渠道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渠道现在越来越多元化,在中国渠道的成本也是越来越高。这里面可以看到,其实真正目前掌握的渠道是小而美的渠道,比如便利店、小超市,以及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网购在快销品里已经涨到将近18%,占比占18%。
    可能多少年前整个中国快销品类占比只有5%、6%,新的消费品在网购里面占整个渠道的18%。我们可以讲到,在座的所有乳企任重而道远,乳企网购占比非常小,大概只有5%左右,甚至还不到。所以这对于我们乳企未来的发展中间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
    讲一下挑战有哪几点。
    第一点,这张图对于所有的企业主,现在用数据库的企业主来说是非常熟的。这张图你们见得也非常熟悉,这张图就是影响企业主的三个动力。
    第一,渗透率。第二,右上角的高端化价格。第三,购物篮。要把企业主做好,就这三个可能性,让吃的人更多,卖得更贵。剩下的问题,如果这三个可能性里边,我只能驱动一个,驱动谁?驱动渗透率。在快销品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渗透率为王,渗透率上去了,你的所有指标都会上去。
    我也跟大家简单说一下,渗透率是什么东西,目前在中国食品饮料,渗透率最高的企业主就是目前在座的蒙牛和伊利,伊利的渗透率高达89%,蒙牛88%。100个中国人中间一年一定会喝蒙牛和伊利的某个产品。
    渗透率要想上去,有几个方式,总的就是广告销售、铺货,今天如果大家什么都记不住,就记住渗透率。乳企总体渗透率达到99%,喝牛奶的中国人达到99%,但是平均价格目前是19.5每公斤,比去年涨了3.3%。里面我画了另外一个圈,55.12升,这个升数户均消费在下降。而且非常不好的是这个下降的速度还要更快一些,这是挑战之一,从目前中国人家庭引入牛奶的量一年比一年少,第一户外消费数变大。第二,跟牛奶竞争以后是非常多的食品,甚至于可能是日化,甚至于可能是其他的东西,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因为牛奶是非常适合送礼的。
    春节中国人送礼的平均钱数大概是800块钱,我拎了酒就不会拎奶,拎了日化品就不会拎奶了,这个时候奶的竞争对手就不只是奶。
    这张图哪些品类好、哪些品类不好?横轴渗透率,纵轴消费量。这些主要集中在常温酸奶、高端奶和鲜奶、乳饮料,他们想评价一个品类,主要看的是户均消费量有没有涨,如果这两个指标年年都在涨,买这家股票一定不会缩。近水楼台先得月,先看一些数据。过去这么多年的中间,依靠这个来做,从没有失手过,大家具体要看有多少钱。
    除了户均量会下降,我们企业主促销越来越大,不管是常温牛奶、低温牛奶,促销一年比一年大。大家挣的钱为什么越来越少?因为成本越来越高,所以这是第二个挑战。
    第三个挑战,涨得比较好的,像小便利店、网购。便利店非常多,你的获客成本就会增加。其次是网购,网购的价格最低,这会造成进口的牛奶会低于很多我们在中国的一些高端奶,这就造成了网购的价格会给整个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
    看一下我们的机遇今天主要分为三点,高端、健康、个性化,这目前是所有快销品里面最关注的三个词。
    第一,高端化。牛奶的高端化一年比一年做得好,而且越来越受消费者认可。左边是牛奶的平均价格,我可以追溯到十年二十年的数据,所以这个价格的确是一年比一年高。同时互相竞争,牛奶是互相竞争的,我们在消费15升的情况下,那一定是高端奶和更贵的奶,抢了左边更偏低端奶的市场。所以目前更贵的奶种在市场上表现更好,这是第一个高端化。
    在高端化里面还会出现一些高价值。我们讲到享受型,快销品饮料中间有一个食品中间的享受,幸福感是非常低的。可以想到买一个大件东西,甚至住一个酒店,你的幸福感非常多,但是喝一个牛奶幸福感非常低,在打开牛奶的一瞬间才会有。不管是销售额的增长还是渗透率的增长,我今天什么都会讲到渗透率,因为渗透率的增长是所有的企业中最关键的,这些品牌和品类渗透率和销售额都在双向增长。
    除了高端化之外,我们还会讲到健康。年轻人不是不注重健康,他仍然注重,但是如果拿健康和好吃,他会挑好吃。健康里面发现这样一个数字,牛奶里面会有减法,这个减法怎么做?我们减糖、减脂,我们减少添加很多东西。不管是用常温的牛奶,它的渗透率的增长量都是非常好的。比如低温的增长量高达4%,渗透率高达7%,这都是减脂造成的健康的概念非常好。
    撇开健康之外,我们还要讲到更高大上的东西,健康不光为了自己,我们也为了地球的健康。所以你会发现很多有担当的企业越来越做到环保,我这个东西不但对人要健康,我对社会要健康,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品类里边,人们对环保的注重率会更高,而且可以看到没有。这一类更适合做环保,不管是环保的频次,还是环保的材料,还是环保的理念,这些都适合做环保。尤其像我们在座的大企业主,环保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可能大家也知道,可口可乐在这个月新出了一个最新的海洋环保瓶,这个月刚出来的,这个环保瓶已经走向世界的最前端。大家喝星巴克、麦当劳的也知道,有没有注意到你们的吸管是塑料的,星巴克的吸管是纸的,所以企业主对环保也是非常关注的,这些也是在做减法。
    除此之外,关注健康和关注环保的人,他关注的是哪些词呢?关注的是如下的词,基本就是天然、有机和不添加,这些是环保和健康最关注的三个词。
    讲完健康的同时,最后再看一下鲜奶,上个月刚好在一些鲜奶的领域上讲过,鲜奶目前任重道远,它是非常健康的概念,但是各个区域发展不太均匀。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鲜奶不管是渗透率还是平均价格,涨得非常健康,尤其是渗透率,我们讲的一年的渗透率从30变成33,这是非常大的变化。一般来说一个品类或者一个品牌的渗透率,一年能增长1到1.5,就非常健康。但是这个品类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三年期间从28涨到30,从30涨到33,这个品类是非常健康的品类。右边的柱子说喝这一类奶有倾向性的问题,鲜奶的消费者最多,喝鲜奶的红色柱子最多,其次是左边的高端奶,所以重度消费者,如果我们的牛奶55升上不去了,我们自己还要竞争,我们要知道哪些奶种目前在市场的竞争是在前边的。
    鲜奶企业我顺便举几个例子,不管是三元、光明还是新希望,他们渗透率的增加都非常明显,所以这也是大家渗透率涨幅对品类未来的发展最重要。
    讲完健康和高端,最后讲一下个性化和体验。其实个性化最大的一个表现就是出新,新产品对中国的快销品牛奶来说是重中之重,原因是什么?中国快销品的出鲜率一年大概是在将近30万,每一分钟就有新奶上市,每一个第二年只活下74%,第三年只活下来45%,所以新品上市要活下来很重要。但是不管怎么说,新品上市对于企业主来说很重要,有一些出新完全带动了一个新的品类。目前市场上卖的最好的,这有一个球状图,渗透率涨得最多的是酸奶,所以有时候会带动出新的子类。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子类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偏新的,比如要搞的研发知识,不管是渗透率的涨幅,还是其他的涨幅,都非常得客观。于是我们把牛奶单独拿出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左边这张图,我看到最重要的一张测量数的图,我们就看刚才的三个指标,右下角的渗透率目前是12.3%,平均价格是18.47每升,以及户均消费量是1.99升,这三个指标都非常的健康,尤其跟去年相比。我们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伊利,一个是蒙牛的。
    一些企业主进到这个子类以后,这个子类涨幅非常简括,所以我们出新在中国来说非常重要。而且中国的出新是全世界走在最前端的,全世界的快销品里面,其实口味尤其是吃的,做了一百多,做来做去就是三个口味。但是中国不是,中国的口味有各种各样的,不管是辣的冰淇淋,还是咸的饼干和饮料等等,都是可以成功的,只要你的口味不难喝。所以出新对快销品来说非常重要。
    品牌出新方面,我们看一下过去的酸奶史有什么变化。酸奶不断出新,不管是很多年前的酸奶的基础功能,还是到后来助消化,还是到什么老酸奶,还是到果粒,还是炭烧,每隔几年都会出新,所以酸奶出新也非常成功,这也带动了中国乳企变化和涨幅都非常好。
    讲一下口味。除了新口味,它不再是食品饮料,它是一个产品。除了新口味之外,我们中间看到一些高科技,不管是光明的(英文),有很多新的人进去,还是底下看到爱喝咖啡的人,会发现一般的咖啡已经满足不了他,会出现冷萃咖啡。冷萃咖啡跟冷咖啡不是一个概念,就是它在制作过程中是冷萃做出来的,并不是冷的。
    除了高科技,还有什么?还有新的设想。讲到便利化是一个大方向,于是牛奶里面的梦幻盖等等,这个目前在数据库里的涨幅非常好。所以特伦苏在几年引导高端奶之后,涨幅不快。所以梦幻盖出来了,它渗透率绝对是排在前几位,我们这一块也把新产品的成功给大家简单上一下课。
    新产品上市有三个关键要素:
    第一个是尝试渗透率一定要高,你出货完了以后,一定要有足够的人吃。如果低于尝试渗透率26周,如果还不够平均值,就可以下市了。
    第二,重复购买率要高,主要取决于产品质量好不好、口味好不好。
    第三,竞争性。新品上市保护母品,打击竞品。所以新品出现主要的方向是这三个。
    除了新品还有新渠道,我们看一下新渠道,在所有的渠道转换中间,几乎大卖场、大超市、食杂店、小超市都转向一个渠道,就是网购,网购从几乎所有的渠道抢夺市场。这个抢夺的市场到底有多大?我们不能说网上卖得很好,很多企业主做团队,如果这个团队卖得非常好,先不要高兴,如果卖得非常好,抢夺的是消费者线下的钱包,网上卖得再好是不成功的。
    总体而言,牛奶抢了线下钱包的占比这一块了占了50%左右。线上100块钱,有50块钱抢的是线下的钱包,但是这里面我们跟伊利做得非常好。还有一个乳企业,这里面不说,它的线上过去几年涨得非常好,但是线上每卖100块钱,到线下99块钱,我不说哪一个,这就是不成功。线上卖得非常好,抢的都是线下的,这是不成功的。
    但是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乳企抢线下50%左右,主要的原因还是乳企线上占比非常小。
    占比小跟我们的渗透率有关,我们讲到渗透率为王,我们的牛奶在网购的渗透率,看到没有?是左边第二大球里面,是非常低的渗透率。奶粉很高,日化很高,但是牛奶的渗透率非常低。未来,牛奶在网购的渗透率和发展空间非常大,所以我相信牛奶在未来的涨幅还是非常好,因为只要把牛奶在网购上做起来就可以了,目前是不够的,是非常低的。不管是蒙牛、伊利、光明,还是新希望,网购都是不够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谢谢赵总从非常独特的观察角度和维度给我们的业内各位提供了一个别样的思考的路径,的确让大家很受启发。主办方也考虑到我们的论坛,大家提供的干货比较多,所以也为大家提供一个休息和互相交流的机会,下面我们进行一个10分钟的茶歇,在会场外面有一些饮品和点心供大家取用,10分钟以后我们会开启两场圆桌对话以及非常重要的颁奖环节。稍后和大家再见。
主持人欢迎各位嘉宾继续回到场内,继续乳业资本论坛。第一场主题是“新产业格局下的竞争业态”。有请各位嘉宾上台。
去年非常荣幸主持了乳业资本论坛,今年的很多嘉宾也是去年的老面孔,当然也有新朋友。第一个环节,大家自我介绍一下自己,介绍一下自己所在的企业,包括企业最近发生的一些发展和变化。虽然行业论坛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我们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着,有一些新的点也要在行业内多跟朋友们说一说传播一下。包总,从您开始。
包秀飞很荣幸能够第一个坐在主持人的边上,非常荣幸。我是包秀飞,来自于贝因美,今年是第二次参加论坛,去年是第一次参加。我在去年讲到,我是乳业的老兵,我奋斗了20年,都没有进入资本市场。同时也是责任和艰巨的任务,因为要让企业重新复苏和辉煌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所以非常开心的贝因美在2018年10月挂牌之后,到现在半年时间,马上也会公布三季报,数字非常令人振奋,无论是营收增长还是利润,都有非常不错的成绩,所以非常感谢证券日报安排这样的机会,能够互相学习交流。我们还是一个新兵,还是一个学生,要向大家学习,一起努力,振兴中国的乳业,谢谢。
    
    陈历俊:我是博士以后就来三元,一直在推进质量和创新的工作。当然,这里还有其他的一些岗位变化,但是一直在管理质量安全和科技创新相关的事情,我几十年来一直在从事管理工作,管理质量安全,也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努力。现在回过来看过去我们走过的路是对的,我们往将来看未来,我相信这个行业也好、企业也好,在坚持质量安全和坚持科技创新的路上,我相信这个方向一定是对的,无论是企业也好,我们行业也好,一定会越来越好。
  
主持人好,谢谢陈总。吴总。
吴少虹大家下午好,我是澳优企业吴少虹,非常感谢证券日报给这样的一个机会,今天是第二次参加这个乳业论坛,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澳优乳业2009年在香港主板上市,上周17日我们在北京四季酒店成功举办上市十周年庆典晚会。一路走来,非常感谢社会各界消费者、合作伙伴、投资者、媒体朋友,以及政府和包括证券日报今天到场和没有到场的各位,让我们一路成长到今天。
    澳优乳业有自己的成果和艰辛,但是在大家的支持下,我相信我们还是可以越走越好。而且到目前为止,澳优乳业在整个乳业界是国际化程度比较好的一个企业,我们是总共10家工厂,8家工厂在海外,我们在今年成功收购了一个益生菌26%的股份,也是往营养大健康走。因为这个公司是整个来讲有几十年的益生菌和发酵产业的企业,慢慢我们也是从一个乳品企业向营养大健康企业在发展。
    2016年,我们收购了澳洲的一家营养品公司,所以融聚新动能,在新的业态到来的时候,我们也踏上了快车,尽自己的力量不断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吴总,17日我们成为国家网球队的合作伙伴,在品牌传播力上更有力量。再次欢迎各位来宾,朱总您请。
朱辉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健合集团的朱辉,今天是第二次参加乳业资本论坛,作为乳业的一员,也是在资本的助力下发展得非常快。去年2018年,也是计划两块主营业务,一个是在婴幼儿营养健康,一个是成人营养健康,都获得了双位数的增长。
    2018年,集团的销售突破了100亿元的规模,所以我们也是深深感受到获得了很好的成长,所以非常高兴能够来一起和乳业同仁交流乳业与资本的相互作用与成长发展,也希望各位给大家带来健合乳业,婴幼儿奶粉行业,我们自己作为先行者的一点见识和走过的路程,也希望今天借这样的机会给大家做一些分享,谢谢。
  
宋亮大家好,我是第二次参加这个会。非常感谢有这样的一个机会,作为嘉宾来参加这个会。我们知道在近几年,中国乳业处于一个快速转型发展的阶段,对于企业来说要充分跟资本结合,因为只有在资本帮助下,企业才能够迅速发展,顺利转型,走出国门。
    我前几天在内蒙一个会上讲了一句话,我说中国的企业在国内你是企业A和B,但是走出国门,我们是代表着一个企业,叫中国企业。所以我在当时的会上也再次提出我当年的一个观点,叫“竞合”。当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的时候,更多的是合。当中国的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时候,在市场上我们要合大于竞。所以我想只有这样的一个大的战略思想条件下,只有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去合,我相信我们中国乳业会越来越强。
    我们对未来整个发展和对未来整个中国消费的市场看法,我们认为前景非常好。为了更好地让这个黄金时代到来,我觉得我们的企业有条件也有必要去维护,进而有序,合而有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宋老师。
主持人刚才各位嘉宾在开场介绍的时候都或多或少提到我们完成了一些阶段性的小目标,会当凌绝顶的感觉,这个行业进入新的高度。的确开场各位大佬的讲话也是非常不错,奶业辉煌发展。但是在新的时代下,大家觉得我们的行业包括企业新目标和新使命是什么?现在已经不错了,特别是我们从11年前的那场风波已经走了出来,现在参加乳业论坛安全已经不是话题了。我们乳业现在进入了一个更加健康、更加适应现代人生活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目标,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特别想请教各位,包总从您开始。
包秀飞147年前,荷兰是全球个子最矮的国家。但是147年后,荷兰人成为全球最高的国家,亚洲是日本,之前叫小日本,在抗日战争期间小日本是倭寇,但是现在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身高最高的国家。为什么?就是乳业,因为当时荷兰生产鲜奶,日本也开始重视乳业。毫无疑问,我们作为乳业人,我们新一代的乳业人一定要继承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使命,我们怎么让中国的下一代长得更高、更壮,毫无疑问是每一位的使命。
    在进行大使命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小使命。我们希望能够带来更多健康,更好的产品给消费者,更加聚集一点,这三年我的使命:第一年保命,第二年活命,第三年使命。我上任第一天跟员工讲的话就强调了使命,我就希望我们在2020年能够开始践行我们的使命,把更多更好的产品能够提高给消费者,让贝因美成为一个很健康,对社会贡献巨大,能够给中国消费者成为最健康的一代人做出我们的努力。
    我相信企业有效益的责任,但是更有社会的责任,我们在做企业,让效益更好的同时,多强调社会责任,能够让我们中国下一代更强更壮。谢谢。
  
陈历俊再往前倒一下,我们看中国历史上面最鼎盛的时期,比如唐朝、宋朝,那个时候的程度大家没法想象。因为宋朝号称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强盛的时期,所以那个时候乳制品非常普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唐宋的大家,很多的诗词歌赋里面都有很多涉及乳的。要说中国人喝牛奶是没有历史,那肯定是忘记了历史。
    另外,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有三元的出现,就是因为刚解放的时候,妇女解放以后,一般家里的孩子没人管。后面回来一看,孩子生长发育不像国外的孩子,因为当时很多的年轻妈妈有国外的生活背景。后来她们发现,原来孩子长得不好,像刚才包总说的,长得不好是因为没奶喝,所以当时很多妇女同志给毛主席写了信,才有这个情况的诞生。其实从诞生开始,做这个产品,不完全是做一个产品,油盐酱醋茶或者一类产品,其实它有这个属性以外,还有一个属性,就是救命的属性。因为很多的小孩可能没奶喝,就死掉了,活不下来了,所以还有一个活命的概念在。
    当然,除了小孩,还有老人和病人,因为他的新陈代谢等身体特点,如果他没有牛奶,他可能健康生命都受到威胁。所以换句话说,我们企业从一开始成立,不只是把牛奶作为一个普通的食品来做,而是为了做一个健康的保命的产品贡献给广大的消费者。
    当然,再倒到11年前,当时我带队去收购我们前三的资产的时候,我回来看当时的总经理,我们有一段交谈。所以我当时就说,中国要想把这个小孩的健康搞好,把奶粉搞好,其实最核心的事情要成立国家中心,研究中国母乳,所以2008年到2018年7月份,我们国家中心或者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十年干了一件事,坚持要做中国的母乳研究,坚持要模拟,模拟中国的奶粉,模拟中国的母乳,同时要让母乳有效果。去年10月份,我们实现了一个小目标。接下来我们还在做。
    现在有一句大家挂在嘴边的话,“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对于乳制品行业意味着什么?第一,人群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以前一直在关注母婴,现在有数字表明,老年人已经比小孩多了,所以这带来一个问题,我们消费者的结构发生大的变化。换句话说,如果说我们乳业健康是为了祖国的未来,老年人的健康也不只是未来,包括现在,更加包括我们,将来再过十年八年以后,变老的时候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所以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一方面把最大的精力、最大的投入放到母乳研究,但是母乳研究有什么好研究的?大家知道,一个民族的母乳是这个民族营养最基础的数据,另外是什么?最合适,母乳的组成一定是有最全面、最丰富、最合适的,所以不只是对小孩,也对老人。所以我们现在一方面持续加大我们母乳的研究力度,另外持续升级我们的产品。最大的一个事情,延续我们产品的成果,延展到老年或者特殊用途的产品,现在看来成果很好。
  
主持人谢谢陈总。我想到前几天我看到的一个数据,电商监测,婴幼儿尿不湿在下降,成人用的在上升,说明老人家对这个需求,也说明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所以对于老年群体的关注,其实更多的就是研究出适合不同消费场景的奶类的场景,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这个场景包括年龄,包括场合,包括不同的年龄段,他们生活的需求,这也是我们未来竞争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吴少虹谢谢。我们作为乳企就是满足人类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作为乳企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现在经济全面发展的情况和“一带一路”不断的推进,我觉得这是为我们乳企整合国际资源打造国际产业链,在国际市场上增强中国国际乳业的地位和话语权,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服务,为我们的投资者和股东提供更好的业绩回报。谢谢。
朱辉刚才几位嘉宾讲得非常好,我非常认同我们对于乳企和快销品的判断和认同。我看到未来或者现在,95后的消费者已经慢慢成为我们主流的人群,我们的产品一定要符合新的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有什么需求,刚才赵总讲到,比如说他们可能喜欢一些口味更好或者是更好玩的,他们这个人群的需求。可能我们也看到,目前虽然说我们的量不一定多,但是我们高端化的需求或者是多元化的需求,反而是越来越明显。
    所以我觉得其实我们会看到,虽然我们一直都在说整个的经济形势放缓,或者我们在乳企里面出现下降的问题,但是我们也会看到高端细分市场增长还是非常可观,所以我觉得在这种新的环境下,包括新的产业格局下,我们的企业也是这样,我们还是会以消费者为中心,我们还是会看回我们消费者的需求,包括未来的这样的趋势,以创新包括研发驱动,去满足我们消费者未来的需求。比如说少脂少糖,或者健康类的食品未来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或者一个趋势,包括在婴幼儿的健康还是做好了这样的一个布局,我相信也会逐渐的迎来这样一个收获的机会。
  
主持人宋亮先生,我们期待您能够说出与众不同的观点。
宋亮新时代,中国乳业肩负着三个使命。第一,中国乳业持续、专业,为我们的消费者不断提供优质的营养品。第二,中国乳业肩负着农副产品发展的使命。第三,中国乳业要率先成为引领中国食品产业走出去,孕育顶尖顶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一,在过去几千年里面,我们一直解决的是健康营养的问题。刚才陈总讲宋朝的时候,明朝以后,由于农业不足的问题,我们只能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所以我们的牛都是农用牛,没有乳牛。几千年来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书记说过,当下的中国以及未来的中国要有更大的梦想。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重回当年唐宋的鼎盛时期,我们重回消费快速增长的时期。过去三十年,我们解决温饱问题,在未来的二十到三十年里面,我们要解决中国人真正吃上优质产品的问题。
    所以三个使命,在本质上来说是三个争夺。
    第一,中国的企业要与世界各国的企业争夺优势资源在中国市场推进的话语权。
    第二,中国企业要在国际化范围内如何推进中国农牧产业,建立起相对的经营优势。
    第三,在中国未来二十年到三十年的健康产业当中,我们中国的企业或者说国产企业,或者国产资本及企业如何与境外资本和境外企业争夺这个话语权。
    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企业加快海外布局,争夺话语权,这当然只是初步。另外,这些企业也加快自主研发,以创新为核心,加快产品研发。从而推动为下一步争夺中国大健康这样的话语权打下基础。
    三,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像伊利、蒙牛推动中国的奶业养殖不断变革。客观上来说,促进了中国养殖业的发展。
  
主持人在座的各位同事,在未来空间努力的方向将是更加广阔,有可能超过了我们过去几十年的想象力。健康、更加优质,我们再把维度专注一些,新时代我们为自己提出这么高的要求,这么广阔的努力的方向,包括价格能够更加美好等等,这些都作为我们的核心元素争夺消费者,如何打造自己特别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包秀飞核心竞争力是两个。一个是研发能力,只能在某一些元素有差异,做法上也差不太多,要有核心竞争力,要在强大研发的基础下开发出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和特殊消费者需求的产业,成为核心竞争力。
    第二消费者运营能力。我们所有的研发,所有的产品和生产都是围绕着消费者,一家公司从产品生产为核心的定义转变为消费者的核心。我们研究消费者和用户潜在需求,会带来一个新零售的方式运营消费者。这两个加在一起,会形成产品力、品牌力和消费者口碑的能力。
  
陈历俊我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科技创新。当然可以做很多的创新,作为乳品企业来说,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大健康下面的一个特殊营养品,这个概念来做,这个创新更加重要。核心还是结合中华民族和其他的民族不一样的需要,所以我们选择从母乳做起。基于母乳研究,升级我们的产品,提升我们的母乳产品的效果。它最核心的事情我们要鼓吹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大家做这个产品、那个产品,但是我们根源性来说,不管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还是科技工作者,或者是一线的生产企业的一员也好,我觉得还是要鼓吹母乳喂养。作为一线的工作者,还是大家要导向母乳喂养。
    母乳还有一个目的,母乳只能被模拟,无法被超越,所以除了要实现我们的产品,有一个巨大的义务,和我们要做的企业的责任,就是要告诉大家,母乳的组成和母乳的喂养效果都是最好的,这个接下来是我们做的一个巨大的工作,就是做宣传,大力鼓吹母乳喂养。
    第二,说一下科技创新。除了母乳研究与基础数据以外,我们怎么把它应用到不同的人群里面来。刚才提到了一些用途的产品,比如一些病人不能喝牛奶。但是不是牛奶不好,是母乳不好。所以牛奶本身是个好东西,我们有一句俗话说得好,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是最好的食物,牛奶是最接近完美的食物。其实还包括政府,还包括行业协会,还包括媒体和消费者在内,大家一起关注中国的乳业和健康,对我们确确实实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主持人谢谢陈总。吴总。
吴少虹我们有机奶目前是有两个有机产品,一个是荷兰的悠蓝有机和澳大利亚的纯粹。悠蓝有机也是唯一的一个荷兰本土品牌的有机奶粉,进入中国市场三年,也成为了中国进口有机奶粉的前三,这也是一个创新。还有就是我们的品牌创新。刚才非常感谢主持人的关注,我们在一周以前也是签约中国网球队,也是为了提升中国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还有其他一系列的举措。还有我们的服务创新,我们澳优一直有着精准的营销模式和精准的服务,所以我们也是把以前产品型的导向的企业慢慢转化为服务型导向的企业,更多的贴近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多的就是深度拥抱我们的合作伙伴,原来我们是自己在营销,变为更多地跟合作伙伴一起共赢。
    其他方面为了节约时间不再赘述,谢谢。
  
朱辉我们自己对企业成功有一个概括,战略×管理。我们竞争的核心,第一还是企业作为战略的这样一个选择,因为我们自己在2017年改成健合,那时候开始,要成为全球高端营养健康的领导企业,是作为我们集团新的一个愿景,我们是有这样的一个中长期的目标。当然,我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也有自己的这样一个在婴幼儿和承认营养健康的布局,来去实现这样的一个目标,这是企业自己的一个战略。
    对于执行这一块,其实我们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走过了不一样的路,我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差不多分两步走。
    第一,很多和在座的企业都一样,第一国际化叫做产业的国际化,我们是通过资本,获得了全球的优质的这样一些资源,包括了一些先进的技术。
    第二,购买了优质资源技术,包括品牌,我们再逐步从自己的国际化,我们分两步这样去完成。在国际化中间,非常重要的核心也是给到朋友,我们还没有开始或者准备开始给国际化的企业一些建议,就是我们对于人才的这样一些融合,文化的融合,在中国企业,在国际化之间非常重要的一个挑战,这是需要大家特别关注。包括我们在现代企业里边,其实也会面临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部门,不同目标的部门,我们怎样能够去整合大家的能力,作为现代企业,融合整合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去持续关注的地方。
    当然,从风险管理来看,我们不只谈安全,我们还谈优质和个性化,安全是食品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底线,这是我们作为企业成功觉得非常重要的三点。
  
主持人谢谢朱总,为我们的话题开始了一个新的维度,因为我们做再好的产品和服务离不开我们的团队和人。特别是原来中国很多乳企业出身是区域性的,为区域的人群服务,但是现在面向全国,甚至以后“一带一路”面向全球,我们怎么样顺应这种消费者的要求,这种维度的要求,其实也是对我们更多的挑战。宋亮,你眼中的乳企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宋亮在今天这样的一个时代,乳企核心竞争力有五个方面:
    第一是人。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人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当下总是讲一句话,从模式上来说,大家做加盟模式和合伙人模式的区别。从企业来说也是一样,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广泛的分享,一定是以合伙人模式,这样能够促进成长。在这里边可以看到,像飞鹤和君利宝(音),能够快速成长,就是以人为主。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未来的竞争核心就是人。
    第二在今天这样的一个时代,生产者、消费者、渠道商距离越来越近,信息越来越透明,围绕生产者和消费者如何构建和谐、良好、持续的关系,大家觉得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品牌,不单独是品牌,就是这种关系的构建和维护是未来非常重要的。
    第三,变革。我们知道这个渠道在深度变革,大家知道中国的市场未来是一个非常快速的市场,而且是线上线下的市场。任何国家任何的产品,都通过互联网。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对于一个国家的企业竞争力,就是如何抓住渠道变革的方向,整合渠道,从而推动企业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应的竞争优势。我们知道我们国家像龙头企业,在新零售一体化,在区块链等等方面都在做一些尝试,而这种尝试构造它在中国市场的绝对优势。任何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无论是通过跨机构还是什么方式,它要进中国市场都绕不开渠道,绕不开我们说这样的渠道的竞争。所以渠道很重要。
    第四,创新。其实大家知道,我们发现了非常好的机会,以前欧美的一些相关营养保健的产品研发,是建立在欧美人种的营养基础之上作为研发。真正作为亚洲人种的研发是日本韩国,但是从产品体系来说,它不够丰富。作为中国来说,我们在这个领域有很大的相对优势。关于母乳研究,大家知道中国人南方和北方,东北和西北营养饮食结构、饮食习惯不一样,针对于季节,我们做这种研究,包括研发到最后形成的产品,能够形成相对的竞争优势。所以研发到今天为止很重要。因为我们已经度过了粗放式发展的阶段,我们度过那种满足量需求增长的发展阶段,我们现在到了一个品质需求发展的阶段。中国人要吃得更好,吃得更健康,这样一个阶段需要深入的研发。
    最后一点,对于未来企业的竞争当中,有一个很重要。当然,在今天我们说龙头企业其实已经在不断布局,是什么?是供应链体系,未来的竞争也是供应链体系的竞争,无论是国内企业、国外企业,最后你会发现企业之间的综合竞争到最后包括人才、技术、研发,包括渠道,最后供应链体系。所以当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我们的龙头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在不断做供应链体系国际化的布局,其布局的目的就是要在满足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来使自己建立起相对的供应链的这样一种竞争优势。
    在这个里边,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龙头企业伊利包括蒙牛已经走到前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际的奶业布局和研究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布局,这为他下一步设立真正意义的转型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并且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够推进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从而2030年,我们说真正能够达到跟国际龙头企业这样的竞争,并且使得我们在乳业排名进一步靠前,这是五大竞争优势。
  
主持人把宋亮放在这个位置特别合适,因为他在前面都讲了,别人就没得讲了。也说明作为一个观察者的冷静思考,包括行业同志们把握一个适度的发展节奏,留下自己空白和思考的时间是蛮重要的,所以我们这样的乳业资本论坛正逢其时,给我们带来交流思考的机会。主体内容到这里就差不多,每位来宾还有一句话的机会,总结我们今天的观点,看一看如何通过努力奉献给我们的消费者也好,奉献给行业也好,一个更好的未来。
宋亮因为今天有很多的资本机构在,我们重点讲婴儿粉,借这个机会想跟大家聊一下,我们不要走极端。我记得2017年之前,我们的机构媒体疯狂炒作二胎,觉得行业发展蓝图一片开阔。2018年后我们一片悲观。对企业的发展逻辑产生了很大的质疑,在这里其实我想写一篇文章,给大家讲这个逻辑。
    第一,对于人口出生率不要悲观,尽管我们认为出生率可能会持续下降,但是另一方面,人口的素质和品质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婴儿奶粉来说,一方面我们总量是在增速,过去我们行业里3000多个品牌,几百家企业,未来浓缩的行业可能有五六十家企业。
    第二,中国人的消费,我研究十多年,保健品送礼最大的城市是广东。成人奶粉送礼最大的城市是四川。我觉得是这样,因为食品这个行业的发展增量很大,而且我们的布局不光是婴儿粉,是围绕婴儿奶粉,未来要构建“三全”思想。
    第一,全营养,我们要打造补充营养、干预营养。
    第二,全家营养,我们研究婴儿的生命体,研究它的营养发育,研究它的母乳,我们会发现这种研究会延续到成人和老年。婴儿的营养结构和老年人的营养结构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上升,一个下降,它具备推出专业的全家营养食品的逻辑和体系。
  第三,全局覆盖。我们知道对于中国的产业发展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线上线下,同时跨机构,未来可全局覆盖。这种全局覆盖的能力,将体现企业的竞争实力。而全局覆盖是有很大红利的。所以我请大家深刻认识到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上市公司和马上要上市的公司,它的内在发展逻辑,而不要用一个简单的人口数据说明问题。
  未来的五到十年,我们分析,也看了一下别的人口,未来人口出生在1200万到1300万是没问题的,而且各地政府会出台生育政策,所以大家不要过分悲观,我觉得机构不要过分乐观和过分悲观,行业在量变到质变过程中,你会看到很多企业都会有很多发展的重心。
  
朱辉借用宋老师刚才讲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想我们乳业包括快消品行业唯有坚持满足消费者不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初心,才能真正去坚守底线,去用创新来驱动,让人们更健康、更快乐,谢谢。
    
    吴少虹:未来已来,唯变不变,澳优将用确定性占领不确定性,为中国打造一流的国际乳企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
    
    陈历俊:第一持续做好母乳研究,第二打造好中国的母乳银行,这是我们现在做的工作。中国奶业应该是健康中国的排头兵。
  
主持人好,希望排头兵地位早日实现,包总。
包秀飞最后感谢各位对贝因美不离不弃。希望未来各位能够多买贝因美的股票,因为贝因美是一个非常有潜力和有价值的公司,谢谢。
主持人好,感谢台上的各位嘉宾,第一场圆桌对话到此结束,我们一起来合个影。
主持人下面进行第二场圆桌对话,我们有请各位嘉宾上台,请各位按照title和照片一一落座。的确是非常的辛苦,特别是我身边的席刚总,刚刚从成都飞过来,今天早上的天气不好,也让航班有所延误。还是要请场上的各位来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介绍一下自己所属企业包括所属行业最近的一些亮点。
席刚感谢证券日报的邀请,我也是有幸第二次参加乳业论坛。上一段论坛非常精彩,我也希望我能不辱使命。
    我来自新希望乳业,新希望乳业也是今年1月25号正式在深交所上市,差不多走了大半年的历程。马上快到三季报了,我只敢说虽然业绩不一定非常的华丽,但是我认为稳健持续的发展其实带给了新希望乳业上市后的一个主要的表现,我先讲这一点。
  
沈小燕首先谢谢大家,非常荣幸参加证券日报的论坛。我是来自光明乳业的沈小燕,也在光明乳业工作了20年左右的时间,是光明的一个老员工。在光明,我一直在董秘办这一块工作,所以跟我们证券日报证券界媒体,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很多的资本市场的分析师比较熟悉,我想用我进光明乳业时候的一个广告词,好牛好奶100%,我们一直坚持养好牛做好奶,谢谢。
刘鹏我是来自天风证券的刘鹏,是食品饮料行业的一个分析师。我上次也说过,我是业内唯一一个学习食品专业的博士,对这个行业应该说还是从产业层面来说还是稍微了解得多一点。这一两年的时间,因为天风证券也是跟资本整合,我们跟大量的上市公司包括产业资本进行了非常多的交流,所以我们希望能够今天为大家再带来一些干货。
主持人刘鹏博士读的食品专业,加上新的维度,会给行业带来更多的思考。乔总。
乔百君各位好,非常感谢证券日报邀请我参加这个活动。我2011年就关注乳制品行业,之前有一段时间在中粮,中粮收购蒙牛之后,蒙牛的投后管理也是我来做的,所以有这个机会。我在中信农业产业基金,中信农业基金是中信集团下面专注在农业和食品领域投资的唯一一家基金,是一个专业性的基金。我们去年投了澳优,我们马上也会有另外一单在乳品行业的投资,是非常好的细分品类的龙头。我们在乳品行业有比较多的布局,今天有机会跟各位专家分享交流,以后也跟各位多学习、多交流。
主持人:乔总,乳业方向在中信农业基金里占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刘鹏:我们基金2016年成立,三年多的时间做了11个项目,有2个乳品的项目。尤其是澳优的单体投资差不多20亿元港币,目前是澳优最大的股东,它是非常优秀的企业,我们非常看好。
  
主持人谢谢您,沈总。
沈萌我也是第二次参加乳业论坛。我们主要在资本市场做并购财务顾问和产业分析,乳业已经成为了国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全国从上倒下都非常关心的这样一个产业。所以我们对于乳业的一些上市公司,一些上市公司的运作,或者说上市公司的一些可能是海外的并购,我们也更多的关注。所以这一次陌生应该是不陌生,因为刚才茶歇的时候遇到了很多记者,可能以前都没有见过面,也是网友,这一次也是希望能够和上一次论坛的老朋友和这一次论坛的新朋友大家有一个交流的机会,谢谢。
    
    主持人:谢谢沈总。第一轮互动的话题是如何看待资本和乳业企业这样的互动,如何在新时代的情况下,让资本更多地助力于我们的乳业企业未来的发展,实现我们的产业振兴,同时也能够实现我们的资本兴盛。我想席总,您无疑是很有发言权的,因为去年论坛的时候咱们还没有上市,今年已经上市了,不知道去年和今年您现在想要分享的,包括您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
  
席刚首先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对于一个做产业的人来讲,首先是把自己的企业做好,企业本身就是你经营的质量怎么样,这是非常关键的。其实一个企业无论是上市前还是上市后,短期效益的增长是没有多大意义,企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其实是非常关键的,无论是基于未上市的公司,还是基于上市的公司,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不同之处是什么?不上市的公司其实它应该来讲从本身和上市之后完全不一样,上市之后更多的是要确保公司所有的经营完全公开透明,要求整个管理团队在经营治理中间要更好地去满足资本市场的需要,首先要依法合规,同时对更多的投资人,要给他们呈现一个让他们看明白的的情况,这个企业问题在哪里,长期思考是怎样的,短期经营投资价值点在什么地方,这是很大的不同。非上市公司,其实我们更多的不需要全方位披露,就是我怎么想、怎么做。我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方方面面的东西全面呈现,这是很大的不同。
    另外的不同,对于中小公司而言,融资的渠道包括方式怎么样助力产业的发展,上市不上市是完全不一样的。上市之后,渠道变得更多样,方式更多元。另外,我认为可供选择的机会更多,特别是外延式的机会大大增加。先讲这两个方面。
    
    主持人:沈总,沈总所在的光明比起席总所在的新希望是老运动员,上市已经十七年了。
  
沈小燕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在资本市场上的经历。我们2002年8月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其实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当时引入民营资本,当时是东方希望。我们还引入了达能外资。在2000年和2002年之间,也是光明乳业快速发展的时间。我们当时提出来用全国资源做全国的市场,所以当时光明乳业从上海走出去,走到了华东,又从华东再在华南、华中、华北开创了自己的基地。我记得我们当时IPO的项目就是北京工厂的建设。
    第二轮融资,2012年的时候,我们通过融资建设了华东的中心工厂,也是现在最大的工厂。通过这个工厂的建设,应该说是提高了我们的产能。同时也是光明乳业从100亿元增长到200亿元的时间节点,也是莫斯利安快速增长的节点,对光明乳业有一个推动促进的作用。
    就我的工作,我讲一些体会。我们乳制品行业跟钢铁行业、机械行业、科创行业都不一样,我们有一个特点,我们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跟在产品市场的消费者非常重合,有一些消费者因为喝牛奶来买股票,也有一些基金经理因为买股票开始买我们的牛奶,成为我们的用户。所以这种融合能够提高我们更多的知名度和关注度。
    但是在优势的时候,它是一个乘法效应;但是在危机的时候,可能就会产生两个市场的共振,带来更大的一个振动。所以乳制品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需要勇气,而且也不是为了资金,更多的是自我的加压和完善。我们从蓝天白云下来到这个镁光灯下,可能进一步来到显微镜下,我们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完善,才能360度展示给大家。
  
主持人谢谢沈总,你一下子打开了我回忆的阀门,我从小在南京长大,光明是一个很高级的牌子,小时候能吃到光明冰砖非常让人欣喜。这种情感的因素对于我们企业人来说是非常值得珍视的,同时怎么样在传播品牌上面趋利避害,让企业品牌更加光大,其实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使命,也是挑战。谢谢沈总的介绍。
    刘鹏从券商从业者的角度来谈一下,刚才的话题您是怎么看的。
  
刘鹏刚才的话题我们也思考了很多,这些年我们的工作不只是推荐股票,也做了很多的产业整合,帮助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一些工作。多个品类都看了,从三方面来说:
    首先从一级市场,确实会给这个企业在我们说的品牌渠道方面,特别是一些产品方面有非常大的帮助,通过资金注入。同时结合一些特定的方法,可以提高一个企业的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从一级半角度来说主要是管理,很多资本方伴随着企业从一级走向二级。当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管理方会有一些状态,可能有一些看法,你需要有效的满足所有投资者的要求,而不只是作为你自己。一级向二级过渡中,一级半领域会有企业的管理,引入非常优秀的人才,它里面有非常多的股东,对他们其实也有非常多的赋能。包括像澳优,实际上这些公司,我们接下来的很多企业都有对他们在中期赋能的这种股东,一级到二级的过程中作用非常大。
    二级市场因为是我们最熟悉的领域,我觉得它主要就是一个定价的过程,我们说的二级市场主要就是定价,就是投资者用估值,用买卖股票来定价。我们谈的定价是一个强周期的定价过程,比如现在看到的蒙牛伊利估值都比年前要高很多,这其实就是市场逐渐认可它的价值。我们现在看到的像澳优,包括之前说的飞鹤,包括现在的三元,都在逐渐优化。像贝因美、光明正在改进的公司,现在市场上对它们也有估值和逐渐的优化。所以二类市场对于前边两个一级以及一级半的市场,进行一个自反馈的过程,通过它的定价告诉你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做的怎么样,所以我觉得这是从资本的角度来逼近。
  
主持人谢谢刘鹏,的确提供给我们一个完全与众不同的想法。乔总是基金方面的代表,您的角度和前面几位有所不同,您来讲一下。
乔百君谈不上什么不同,谈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我很认可席刚总的观点,我在中粮也参与企业的一些管理和运营。今天的论坛主题叫“资本赋能产业发展”,最核心的是乳品企业自身要可持续发展,这样资本才会助力企业发展,我第一想表达这个观点,资本和乳品企业之间的关系,不要越俎代庖,做运营和经营要靠企业来做。第二,资本是一个双刃剑,更多地要看资本的积极作用,资本会成为一个优秀乳企的助推器,让企业发展得更好,包括带来公司治理结构很多的改善,包括更多的市场机会。但是资本也会成为一些乳品企业的压力,可能是一些没有做好资本市场准备或者有很大压力的企业。
    刚才讲放到显微镜下看,大家去关注企业怎么平衡资本市场对短期的财务回报和长期融资占比发展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我们在资本市场上也能看到很多企业因为上市得益于资本市场非常快地去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不少的乳品企业,乳品上市公司,因为上市事实上走上了一条不太好的路,这样的案例也还很多,大体这两个观点。所以总体要善用资本。
  
主持人谢谢乔总。沈萌总。
沈萌对于乳品企业来说,它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因为无论是产业端资产,还是包括品牌、渠道,再加上包括人才的激励和其他方面的投入,对于资本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
    另外,什么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跟资金市场,跟信贷市场是有完全不同的差异。资本更多的是关注整个产业的长期的发展,对于乳品企业来说,你如果想做好一个上市公司,你必然要有更多的人支持你在长期的产业发展基础上能够夯实这样的基础。所以我觉得资本市场,当然它能够带来助力,就是协助上市公司能够取得一个更多的长期资本的这样一个交易的市场。
    另外,资本是双刃剑,但是这种双刃剑也是一个公司和企业成人礼,因为毕竟这个社会是险恶的,是现实的,没有那么多童话。所以有很多公司,包括跟资本方、投资方的关系,可能蜜月期的时候,你是我的小甜甜,蜜月期一过,你就是牛夫人。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种资本的关系,大家是很现实的,很务实去看,而不能说当你对我有用的时候,我就张开双臂欢迎你。当你对我不利的时候,或者是我们产生一种矛盾的时候,我们动不动就把离婚挂在嘴边上。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资本市场,这都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很现实的话题,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对于上市公司外部给予的压力,你可以进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你可能做更多的透明化,很多企业都认为这是我额外的成本,我以前没有上市的时候,我想怎么做怎么做,我没有那么多监管的压力。但是如果你这个企业想发展,想成为一个打造长期的企业,你前面做得越透明,前面做得越规范,你后面在起跑甚至腾飞的时候,面临的困难和陷阱就越少。
    所以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对于乳品企业,不单单是带来资本,带来长期发展资本的问题。还有是能够带来更多维度、更多角度的这样能够让你更加健康,能够让你更加发展完善这样外部共生的关系。
  
主持人好,谢谢沈总。很多乳企业以前的出身相对小一些,村里挤出奶卖给隔壁老王就行了,现在无疑不是这样的格局了,卖给更多的老王和小王,所以一开始这个基础打得好不好,包括财务习惯、关联交易等等,都可能对未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否有一个志向高远的追求,决定未来能走多远。
    我们看一下第二轮对话,第二轮,越来越聚焦,谈企业谈得多,这一轮想让更多的嘉宾谈谈行业和市场。我们数一下在沪深港上市的内地乳制品大型企业一共有21家,我不知道准不准确,这是资料提供给我们的数据。这个数字也是不大的一个数字,包括在二级市场上,我们作为财经媒体关注乳制品这个板块也很小,甚至于很难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对股市有影响的板块。从各位的行业了解程度来看,你们认为中国乳制品企业现在上市的步伐走的怎么样?我们这个数字是小了还是刚合适?未来要解决什么样的难题,化解什么样的矛盾,才能让资本市场更多地助力于乳业企业的发展,怎么样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好产品,甚至对我们的美好生活有更多的帮助?席总,还是从您这里开始。
  
沈萌第一,乳业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板块,跟它的数量不能说完全没关系,但是不是决定性关系。为什么乳业会划分到食品饮料大的板块中,是因为乳业没有走出和其他的相关行业不一样的走势。当你的走势跟别人的走势是一样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必要单独拿出来去看。比如白酒为什么单独拿出来,它上市数量比乳业多多少?其实很难讲。但是白酒有茅台、五粮液和大型知名品牌,可能乳业前几名加在一起还没有茅台的市值大,它对于A股市场影响力是有限的。
    第二个部分来说,现在高端化的发展,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产品的高价不等于产品高端,产品的高价可能受到整个市场氛围、成本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品价格的上涨,但是产品的价格上涨并不代表这个产品真的是高端。什么是高端,就是当同样在这样的超市,比如我在做消费选择的时候,有一个正常的消费选择判断的人,他能够挑出来你的产品是唯一排他的,别的产品不具备的这种特征的时候,才能叫高端。
    刚才说正常的消费判断的能力,因为很多的产品都是取决于家里面的小孩,小孩可能看到包装上有小猪佩奇就买,他并不能分辨得出来你的产品跟其他的产品有什么差异。但是高端产品不管它的价格高与低,都有唯一消费的理由。但是目前来看中国的乳制品企业,还在这个方面做更多的尝试和努力。
    因为每一个人都宣传乳蛋白含量是多少,健康的指标是多少,但是消费者对于这些指标的消化率有多少。他能不能懂我喝3.6和3.8,甚至于喝4.5有什么差别。白酒容易,度数高的就会晕,但是乳品的指标有没有内化成为消费者判断产品的标准。在这个方面乳品企业的差异化做得不足,可能更多的市场产品摆在一起,还是价格因素来主导。另外,很多的产品和品牌在推生这样的广告营销,打造高端的形象。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认为我们在打造高端品牌,市场消费者认不认可你的高端品牌?所以我觉得这里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有没有设身处地转换到消费者的角度,去想我们的产品是不是形成了这样的优势。所以我觉得之所以在A股当中没有一个完全独立的板块,第一可能是说我们没有做出整个行业的特色,或者说是独立的走势。对于投资者来说,你如果波动的周期是一致的,对于我来说,我的投资标的可选择性就非常的大,我就没有必要单独把你列成为一个独立的板块作为整个可能标的物参考的标准。
  
主持人乳企包括乳业发展一直在路上,这是一个开始的节奏,未来还需要有更多的空间需要我们努力发展。因为毕竟乳企大规模上市还是近几年的事情。乔总,您分享一下您的见解。
乔百君有几个数字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国内的A股市场加上港股食品饮料企业,我们大致算了一下179家,截止到9月底,三季度底的市值5万亿元,港币0.9再折成人民币,5万亿元市值。差不多40000亿,7%点几,不到8%,这里面有板块效应。
    第一,乳品企业资本化、证券化占了多大比例,乳饮料行业不能成为资本市场很大的板块。但是乳品门槛蛮高,大家能数得到的大的乳品企业,包括飞鹤、君乐宝从蒙牛分拆出来,这两家大的企业基本上都上市了。从上市乳品企业的代表性来讲,事实上是够了,并不是说大板块没有形成是因为证券化率不够带来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最核心的还是整个行业的竞争和盈利带来的,因为整个乳品行业竞争非常的激烈,尽管大家有很多的差异化做创新,但是事实上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盈利能力还是比较低的,跟白酒没法比,白酒有板块效应,但是乳品事实上比较难,也和我们的竞争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事实上这个行业未来是有机会提升行业的整个大板块的机会,这里最核心的几点,第一,大家做差异化竞争。第二,这几年中国的乳品市场成长速度放慢,资本市场对行业的估值和成长的担心越来越加重,所以整个行业的估值不高,有很大的关系。怎么去打破估值成长的空间,差异化和国际化,尤其是我们的市场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蒙牛伊利现在走出去了,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走出去,一定有机会,尤其在东南亚市场,我们优秀的乳企一定有机会扩大整个市场的版图。
    随着市场版图的扩大,随着整个行业竞争和差异化竞争的改善,盈利能力的提升,行业的板块效应一定会起来。还有一点,事实上真正有板块效应的行业,我理解主要是周期性的行业,比如说水泥、钢铁,很容易形成板块效应,因为它周期好的时候,周期差的时候,企业都是共振的,大家差不多。弹性越大的,往往表现越好。但是因为食品行业尤其乳品是非周期性的必须品,所以整个行业并没有周期性的一个长波动,所以我觉得这是行业整个大家的感知上板块效应不明显的很重要的一点原因。
  
主持人谢谢乔总。刚才提到飞鹤,飞鹤在港股上市方面也有强大的动作。这场论坛,主办方邀请魏总发表观点,但是他从审慎的原则说我还是听吧,很遗憾,大事落定以后,再来有机会听听魏总的见解。刘鹏。
刘鹏确实这个板块的资本化率应该是不低,尽管我们数得出来头部前十家公司,上市比重是比较高的。我提一个增量的观点,这些年品类边界在逐渐模糊,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乳制品行业向饮料健康食品渗透,比起饮料和健康食品向乳制品渗透的趋势要强得多。一般来说,能量之间互相传递,从乳制品行业来看,向饮料健康行业来看非常重要,这跟我们做的饮料还是非常有关系的。
    所以这个大趋势使得我们现在看上去比较高的资本化率又获得更大的潜力,这是我们今天的核心观点。到了这个阶段,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现在几个品类融合到一起,反而这个资本市场的定价有点困难,所以我们经常作为二级市场的分析,经常会搞分步估值,每一块加总起来,给一个折扣,这样看起来比较大。
    本质上来看,资本市场,二级市场,一定要给产业创造价值。如果你们不给产业创造价值,这个定价的过程就是有问题的。关于这个问题本身,乳业行业确实有三个问题,这也是通过我们提问的角度给在座的各位提供一些思考的点。
    首先,从投行角度来说,你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如果财务规范成本比较高,是我说的一些比较小的企业,它确实有困难,这个方面需要优化。
    第二,盈利能力的问题。因为这些年上的细分龙头公司,基本上都是毛利率在50%以上,盈利能力很强。我们看过往陆陆续续上的企业财务的指标,可以看出来盈利能力很强,通过聚焦和细分,不管是营养品,还是羊奶,或者是说保健品。这些产品其实都有非常强的盈利能力。
    第三是成长能力,因为如果你只聚焦一个点,你有没有办法证明自己在不同领域的能力。我们之前说澳优,澳优能从羊奶到牛奶,到营养品、益生菌,到多个品类中间都形成一定的优势,它的投入产出比还是可以的。因为我们说伊利蒙牛主要非常优秀,他们在很多领域都形成了优势,也伴随着一个巨大的资本投入,属于阵地战。但是像细分公司,也可以在不同的品类之间有优势,打破了成长的边界,所谓聚焦陷阱就被他打破了,因为你太聚焦一个东西,太新的话,可能会导致资本过程中缺乏去做其他东西的能力。
    所以这个东西说到最后,像刚刚宋老师说的,其实就是人的作用,背后实际上是管理能力,你通过人来优化提高管理能力,在你的成长路径过程中,会不断地证明你的优势,对资本市场来说,也会更加欢迎你。
  
主持人谢谢刘鹏。沈总,接下来听听来自上市公司的嘉宾是怎么看这个话题的。
沈小燕我赞同前边两位老师说的,整个乳制品市场资产证券化比较高。我在这个市场,我觉得我们已经有一定的效应了,而且像乳制品上市公司也得益于这样的一个效应,我们也熟悉了很多人,也被大家比较关注。平时我们会有国内的投资者,包括国际的投资者,频繁到公司调研,包括我们的分析师也经常会调研。在券商的一些策略会,基本上乳业上市公司都会被邀请。在会场无论今天安排的是小会议室还是大会议室,可能我们基本上都是坐无虚席,都是满的,所以我觉得我们是有一定的板块效应了。可能从整个行业体量来讲,跟其他行业的体量不一样,所以没有这么大的板块。
    聚集到资本市场的总估值角度来讲,一方面从上市公司来讲,我们自己的信息披露是做得比较透明的,刚才也讲到,我们努力在规范我们的公司治理,提高信息公司披露的透明度。同时,我们企业非常重视媒体的宣传,所以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讲,我们相对做得比较透明。
    从市场上来讲,我们也有很多第三方的咨询公司,包括今天的凯度,包括其他的数据,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客观预期看企业怎么估值。还有分析师很敬业,企业看得清清楚楚,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秘密可言,特别是上市公司。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这个市场是有效应的,我们乳制品上市公司的估值还是相对而言比较市场化的,如果说到有什么难题,前边两位老师讲到,我们行业一方面有乳制品的加工业。还有一个牧业行业,我们有些公司是牧业公司,有一些公司是乳制品加工公司,还有是两个都有的公司。牧业周期性比较明显,利润波动比较强,可能估值的时候,跟乳制品加工不一样的估值方式,这时候怎么找到一致。还有香港的公司、A股公司,可能香港公司跟A股公司的估值也不一样,所以就可能比较难的形成一个一致的估值体系。谢谢。
    
    主持人:谢谢沈总,席总。
  
席刚我讲两点,我听到前边论坛的一小段,我听到一两句观点觉得还是挺认同的。
    第一,其实中国的乳业,无论是从本身产业这个角度来看,还是从资本市场来看,其实都处在一个转型的转折点上。我觉得其实大家也非常清楚,过去可能我们更多的是从资本市场来看,更多地也是在看这些企业本身的量级的增长率。现在看,这些年可能增长率会慢慢的降下来,但是大家也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其实中国乳品市场的潜力依然非常巨大,现在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业态这样为主的一个消费结构里。
    我觉得未来无论是我们产业本身,还是从资本市场看,可能更多的是看这个企业增长的质量,或者说这个企业本身发展模式,包括它自身的品牌丁武,以及包括企业的这样一些独特性,我觉得从我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点。
    第二,从乳制品行业来看,这个比例确实不算太高,虽然中等以上规模的企业都已经资本化,乳品市场有两个看法:第一,当一定量级的时候,其实最终市场给到一定的价值估值,其实会下降。另外,很多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和生命活力的,其实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反而会崛起。包括在欧美,其实大家可以看到,近些年总有那么一些品牌在如此成熟的市场上面还是能够会成为消费品领域,特别是乳品当中的瑰宝,这是一个要关注的事实。未来在产业内有条件的优秀企业,能够进入资本市场,这对于它未来的发展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能上还是上比较好,这是我的观点。
    
    主持人:谢谢席总,资本市场对于很多的企业来说是一个不断规范的重要的工具,也是走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包括提供给大家更高产品、更好服务的一个促进的手段。接下来的时间,每位来宾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我们的观点。这轮从唯一的女士沈总开始。
  
沈小燕我还是想重申一下我前边讲的我们的初心,乳制品企业还是要回归我们的初心,养好牛做好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新鲜、营养、健康的乳制品。
主持人谢谢您,不忘初心,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沈萌总这里。
    
    沈萌:因为这一次是财经媒体举办的乳业资本的论坛,跟很多的记者朋友合作,大家也都了解,我相对多以批评者的角色出现。但是批评并不代表着不支持企业,而是希望企业能够在一片赞叹声中,能够多看到自己的一些不足,因为毕竟你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走得更长远,才能够走得更稳定。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从媒体的角度还是企业的角度,好话人人都会说,只有能够多找到自己的不足,多找到自己的短板,才能够走得更远、更好,能走得更长久,谢谢。
  
主持人现在不是流行吐槽大会,长时间听不到吐槽也容易让人迷失自己。
    
    沈萌:也不是吐槽,是客观。
  
乔百君中信基金,作为好资本非常愿意助力像澳优这样的优秀企业去发展,我们更希望优秀企业能够通过创新生产更好的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诉求,去提升中国乳品品质。
刘鹏作为卖方来说,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断发现价值,在座的各个乳制企业我们都通过一些研究,发现了一些增量的价值。我们认为最核心的对于企业来说,首先是聚焦,聚焦的过程中寻求高质量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因为整个乳业企业已经到了席总说的转折期,这个过程中,实际上通过聚焦并且追求高质量的发展,能够找到自己的模式,每一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发现这个模式,并且向投资者广而告之。谢谢。
席刚新希望乳业,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团队以创新为本,我也希望我们的团队未来有更多的新思维,能够推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能够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更多的一些新体验和新价值,谢谢。
主持人谢谢席总。谢谢台上的五位来宾为我们带来本轮精彩的圆桌对话,本轮对话到此结束,谢谢台上的来宾,一会儿合个影,大家往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