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近年来,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肉羊基地、山西省“北肉”平台主产区,朔州市依托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优势,走出了一条“立草为业、种养结合、产业化发展”的现代畜牧业之路。
    农行朔州分行深耕“三农”,以金融创新破解产业发展瓶颈,通过定制化信贷产品、数字化服务模式、全链条金融支持,为当地肉羊、奶牛养殖等特色畜牧产业注入金融活水,助力产业链不断延伸,让养殖户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创新产品破解融资困局
    “以前由于活体不能抵押,我们这些养殖户很难通过传统贷款模式从银行融资,现在好了,农行创新推出的‘智慧畜牧贷’让活牛变成了能抵押的‘活资产’,我们再也不用为短缺资金犯愁了。”在朔州市山阴县马营庄乡故驿村经营一家牧场的拓莉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她的牧场养了400多头奶牛,近几年,畜牧业相关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迷,面对饲料价格上涨、牛奶单价下降的双重压力,牧场运营面临巨大挑战。正当她为筹集运营资金而四处奔波时,农行的工作人员到村里开展农户贷款“一课堂·两公开”活动,向村民宣传“智慧畜牧贷”等产品。了解到拓莉的情况后,农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牧场实地调查,为拓莉推荐了“智慧畜牧贷”,仅用一周时间就为她成功发放150万元资金,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农行朔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为了破解活体资产抵押难题,农行于2022年创新推出“智慧畜牧贷”,以物联网科技赋能活体抵押,为破解养殖企业融资难提供了新路径。农行朔州分行迅速行动,组织下辖支行客户经理下沉一线市场,逐户上门宣传产品的物联网监管和活体抵押双重优势。通过给奶牛佩戴智能耳标、棚圈安装高清摄像头和电子围栏,实现对抵押奶牛的实时定位、健康监测和数量清点,既解决了银行的风控顾虑,又让养殖户的“活资产”变成了“活资金”。
    全链条支持产业做大做强
    走进位于朔州市的怀仁市金沙滩羔羊肉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智能化屠宰流水线高速运转,分割、包装、冷链运输各环节无缝衔接。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年屠宰加工能力达600万只,带动1.2万户农户参与肉羊养殖,公司的“怀仁羔羊肉”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已达46.78亿元。而该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行朔州分行的全链条金融支持。
    “从建设饲草基地到升级深加工生产线,再到布局电商渠道,农行始终是我们最坚实的金融后盾。”该公司董事长袁建军告诉记者,公司计划扩建2万亩优质饲草基地、新增智能化熟食加工生产线,面临大额资金缺口。农行朔州分行下辖怀仁支行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结合公司全产业链布局特点,量身定制“固定资产贷款+订单贷”组合融资方案,先后投放贷款9200万元,助力公司构建起“饲草种植—良种繁育—屠宰加工—熟食生产—有机肥利用”的循环产业体系。如今,该公司产品不仅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的大型商超,还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年线上销售额突破3亿元。
    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朔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畜牧产业集群。农行朔州分行顺势而为,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为饲草种植户、中小养殖户、冷链物流企业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针对市场波动带来的经营压力,农行朔州分行坚持“不抽贷、不断贷”,为15户畜牧企业办理贷款展期517万元,为3户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830万元,帮助企业稳定生产。同时,积极对接山西·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等产销平台,助力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推动“怀仁羔羊肉”“右玉羊肉”等品牌走向全国。
    针对零散养殖户、脱贫户等群体的融资需求,农行朔州分行优化“富民贷”“农户小额贷”等产品,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融资成本,建立“线上申请+线下核查+快速放款”的绿色通道。同时,创新“微信群服务模式”,将全市62个乡镇、1160多个行政村分包到33个网点,客户经理逐村加入村民微信群,实时解答融资咨询、收集贷款需求,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上述农行朔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分行将持续聚焦朔州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农户的支持力度,完善“活体抵押+信用贷款+产业链融资”的多元支持体系,让金融活水持续浇灌畜牧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农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