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蒋波 吴青霞 杜宁梵
“十四五”以来,农发行四川绵阳市安州区支行扛牢政策性银行的使命担当,结合区域实际,锚定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积极发挥“绿色银行”品牌优势,投放生态文明建设类贷款超30亿元,截至目前贷款余额达65亿元,助力“滨水安州美丽花城”生态画卷越绘越美。
绘就绿水青山画卷
在安州区黄土镇的安昌江上,一座崭新大坝如长虹卧波,横跨两岸。江水碧波荡漾,经由千里渠系,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花荄、黄土等乡镇过万亩良田,也为安州新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态活力。这背后,离不开农发行绵阳市安州区支行1.1亿元贷款的精准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重建前,原新堪堰水利工程曾在洪灾中被毁,重建工作刻不容缓。
面对紧迫的民生需求,该支行迅速响应、主动担当,全力加速贷款审批与投放进程,有力推动该项目早日建成。新堪堰水利工程的成功重建,不仅消除了水患、保障了农业灌溉,更成为惠及民生、助推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

农发行绵阳市安州区支行支持的新堪堰水利工程 农发行绵阳市安州区支行供图
此外,在睢水河干河段污染严重、亟待治理的关键时期,该支行主动对接地方政府,迅速组建工作专班,上下两级行高效联动,投放贷款超2亿元,支持安州区干河子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如今,江堤焕然一新,绿树成荫、碧水东流,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十四五”以来,该支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职能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累计投放改善人居环境类贷款近8亿元,以金融之笔绘就绿水青山。
打造农村宜居生态
农发行绵阳市安州区支行将助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十四五”以来,该支行投放贷款超12亿元,推动村容村貌整治、农村供水保障、乡镇污水处理等一批护生态、惠民生项目加快实施。村容村貌整治,令9个乡镇焕然一新;城乡同质自来水为4万户农村家庭带来了甘甜;超5万米的污水管网密布于花荄、黄土等10个乡镇,从根源守护着乡村的生态水环境。
政策性金融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安州,助力打造一个又一个生态宜居的美丽村落。如今,安州乡村处处展现和美景色,农家小院环境整洁,道道河渠流淌着洁净清水,条条公路串联起万千农家,城乡融合步伐提速,“蝴蝶谷”“花城果乡”“幸福七里”等一批乡村旅游点的美誉度提升,带火了产业、带富了村民。
科技支撑生态未来
走进安州区光伏产业园,宽敞明亮的现代化车间里,智能设备全速运转,统一着装的工人们各司其职,呈现一派繁忙景象。这座从无到有的产业园,其快速建成与投产,得益于农发行绵阳市安州区支行11亿元贷款的强力支持。
近年来,全球温室效应加剧,极端高温频现,“推动绿色转型、守护地球家园”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使命。该支行因势而谋、顺势而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精准对接政府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助力地方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发展优势。

农发行绵阳市安州区支行支持的光伏产业园 农发行绵阳市安州区支行供图
“十四五”期间,该支行聚焦绿色能源,大力支持安州光伏产业园与清洁能源产业园区建设,以金融之力“筑巢引凤”。目前,园区已成功引进多家优质企业,带动区域光伏产业集聚发展,新增就业岗位100余个,切实做到惠企利民,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园区所生产的光伏产品,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农村照明、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有效替代了传统的化石能源,降低了碳排放。这一抹“绿色动能”,既是现代科技绘就绿色生态的生动写照,也是金融活水润泽绿色发展的真实缩影。
(编辑 丛可心 汪世军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