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农金频道银行

农发行吉水县支行 投放1.25亿元贷款助力传统村落保护

10-26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郑长灵

    传统村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江西省吉水县作为庐陵文化核心区,拥有32个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需求迫切。近日,农发行吉水县支行精准对接地方需求,成功投放1.25亿元传统村落保护贷款,以“金融+文化”模式助力古村落焕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精准对接需求

    吉水县自2022年入选全国首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后,便着手构建集中连片保护格局,计划通过修缮古建筑、升级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业态,实现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但项目推进中,资金缺口成为关键瓶颈。

    农发行吉水县支行主动对接,深入村落调研古建筑现状、基础设施短板及产业规划,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补短板、强弱项优势,为项目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并开辟绿色办贷通道,高效推动资金落地。

    聚焦支持三大领域

    此次1.25亿元贷款将精准用于传统村落保护的关键环节,实现“保护+发展”双轨并行。

    一是古建筑保护性修缮,组织专业工匠采用传统技艺,修复古民居、古祠堂等历史建筑,保留庐陵风格的飞檐翘角、木雕砖雕等特色构件,同时完善内部水电、消防设施,让老建筑“住得安全、留得长久”,实现“守旧貌、换新颜”的有机统一。

    二是基础设施升级,推进村落路网硬化、污水管网铺设、公共停车场建设,同步增设导览标识,改善村民生活与游览体验。

    三是文化业态培育,支持非遗文创工坊、农耕文化体验园、民宿集群建设,推动非遗技艺展示、农产品深加工与乡村红色研学融合,让古村落从“静态保护”转向“活态传承”。

    多重效益凸显

    “这笔贷款不仅保住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还为村民开辟了增收新路。”吉水县传统村落保护项目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资金落地后,预计可间接创造数百个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参与古建筑修缮、民宿经营、文创产品制作等。

    同时,项目将串联起沿线8个古村落,形成“庐陵文化体验走廊”,助力吉水打造区域文旅新IP,实现“文化保护有成效、农民增收有渠道、乡村发展有活力”的多重目标。

    探索更多融合模式

    此次贷款投放是农发行吉水县支行践行政策性金融使命的缩影。今年以来,该支行已累计投放贷款超10亿元,其中多项资金定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

    农发行吉水县支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该支行还将继续深化与地方政府的联动,跟踪项目建设进度,提供“融资+融智”全方位服务,同时探索更多“金融+文化+生态”的融合模式,为打造“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兴得起产业”的乡村振兴样板提供持续金融保障。

    (通讯员何诗芸、姚建对本文亦有贡献)

农金频道侧栏-证券日报网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