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从守护金融安全到支持产业发展,从构建服务场景到优化适老化体验……近年来,农行山西分行积极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围绕银发经济全方位发力,持续优化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养老客群服务质效,积极探索和推进“接地气、有温度”的养老金融业务发展模式,为银发经济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能。
    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洪涛山老年颐养家园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全国33家标准化养老试点单位”之一。该机构相关负责人常宝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随着当地养老服务需求的攀升,机构现有的养老条件难以满足发展需要,急需改善环境、引进先进医养设备,提升服务水平。
    得知这一情况后,农行山西朔州分行第一时间成立联合服务小组,现场调研了解机构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为养老院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并及时为其发放了72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为养老院的升级改造和持续发展注入了有力的金融动能。
    “这笔贷款真是雪中送炭,有了这笔资金,我们就能马上启动宿舍翻新和医疗设备采购计划,让老人们住得更舒心,看病更方便。”常宝说道。
    农行山西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分行聚焦养老金融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加强政银合作、支持养老产业企业发展等举措,建设全品类产品供给体系,增强联动合力,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同时,该分行积极与当地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及时获取辖内政策支持性养老项目、养老客户清单,组织各级行深入走访目标客户,按照“宜企则企、宜户则户”的原则,精准对接融资需求,推动业务落地。
    此外,该分行还将医疗健康、康复护理等领域的小微企业纳入普惠贷款重点支持名单,专门出台了养老金融专项支持措施,持续加大普惠养老领域金融支持,助力发展银发经济。截至今年6月末,该分行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8418.16万元。其中,对公养老产业贷款余额7260万元,个人和农户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158.16万元。
    深耕客群经营体系
    农行山西分行深入践行“服务即营销”理念,在老年金融教育领域创新实践,探索科技赋能金融消保,持续扩展“金融消保+”,推动金融消保工作从“常态化”向“精准化”升级,线上、线下双向引流,增强长辈客群归属感和信任感,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安全、便捷、温暖的金融服务。
    在抓好金融知识厅堂宣传“主阵地”的同时,该分行还主动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进广场等活动,持续扩大金融宣教覆盖面,切实提高老年人防范金融诈骗的“免疫力”,保护长辈客户金融消费权益。今年以来,该分行先后组织了“农情尊长日、爱长日”主题活动,开展“老有所亲、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系列线下活动;加强对老年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落实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强化分析和整改;建设反诈数据池分析平台,用心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在硬件方面,该分行细化适老化改造标准,优化硬件基础设施、适老化家具及设备设施,在全省打造适老化服务示范网点,目前已完成7个。
    在“软服务”方面,该分行通过监控视频回溯,督导对到店老年客户适老化服务到位,对到店老年客户做好咨询引导、填单辅助、叫号提醒、搀扶送别等服务;组织网点公示上门服务预约标识,落实“多问一句”服务原则;针对意识不清、病情危重等特殊客户到店场景,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实际应对能力,让老年客户享受到更贴心、更便捷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