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力辉
    今年以来,农发行黑龙江牡丹江市分行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发挥“农地银行”职能优势,倾力支持黑土地保护工程,助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耕地质量提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截至9月25日,该分行今年已累计投放农地贷款6.12亿元。

    农发行牡丹江市分行信贷支持的农地项目 农发行牡丹江市分行供图
    在牡丹江东宁市,随着农发行1.31亿元耕地治理与保护贷款落地,当地有望通过科学的土地流转和资源整合,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负责落实该笔信贷投放的农发行东宁市支行副行长张云冬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此笔贷款用于对东宁市国有农业用地经营权流转及规模化经营项目提供专项信贷资金支持。项目落地后,将有效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提升农业生产力和综合效益,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该笔贷款全部认定为帮扶贷款和绿色贷款,受农发行东宁市支行帮扶贷款支持的企业如约向6名防返贫监测对象中的脱贫不稳定户提供产业扶贫帮助,增加其现金收入。
    “我行在贷款投放前,主动对接地方政府乡村振兴主管部门,制定精准帮扶计划,切实推动所投放贷款能够精准支持域内脱贫人口和防返贫监测对象,将贷款投放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全面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决策的部署落实。”张云冬说。
    在牡丹江市林口县,为统筹解决农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等问题,农发行林口县支行大力支持区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促进农用地整理和耕地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共投放土地流转和整治贷款近5亿元。
    农发行林口县支行相关负责人刘晓东告诉记者:“我行将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作为服务重点,以精准化、场景化金融服务,全力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守护耕地资源。在耕地保护领域,我行主动对接地方耕地保护规划,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修复、撂荒耕地复耕等项目,推出专项服务方案。”
    记者了解到,农发行林口县支行通过与农业技术部门、地方政府联动,深入田间地头调研金融需求,为耕地整治项目提供资金与服务支持,助力提升耕地质量,扩大有效耕种面积。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规范使用问题,该支行协助完善相关流程,引导耕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坚决守护耕地红线,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
    在粮食生产全链条服务中,农发行林口县支行聚焦种粮主体实际需求,从产前的农资采购、农机更新,到产中的田间管理技术支持,再到产后的粮食收储、烘干及初加工环节,提供全流程服务保障。针对种粮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群体,该支行推出便捷服务模式,比如,设立田间流动服务点,开通绿色服务通道,简化业务办理流程,确保粮食生产各环节需求及时响应,减少种粮后顾之忧,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在农发行信贷支持下,该项目将有效推动9723.86公顷土地流转经营,并对510公顷土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林口县国有林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项目单位相关负责人温丽莉告诉记者,“我们将通过‘统一管理、规范经营’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改变原有林场经营松散导致的资源低效利用情况,提高项目区域内6个林场耕地综合地力,改善部分耕地生产力落后、产出效益不足的问题,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小生产向大市场转变。”
(编辑 汪世军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