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福建政和,这座因茶得名的“中国白茶之乡”,正以60.24亿元的茶产业综合产值,书写着“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乡村振兴答卷。
为了助力白茶产业做大做强,农行南平分行不断加大对政和县白茶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助推白茶产业绿色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优势。截至7月末,该分行白茶产业贷款余额6.85亿元,比年初增加6300万元,服务茶农近5500户、茶企13户。
一座城的产业聚能
中国白茶城是由福建省政和县引进中国供销集团中农批公司共同打造的“一站式”全国白茶集散中心,整合了周边省市乃至全国的白茶资源,集销售、金融、仓储、服务、科研、旅游等功能于一体。中国白茶城不仅是政和县发展白茶产业的重点项目,也是农行南平分行重点支持的客户之一。
多年来,农行南平分行扎实做好中国白茶城全方位金融服务保障,在工程开工、建设、落地等全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项目顺畅运转铺好路。该分行与中国白茶城先后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支付结算系统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银企双方在融资服务、现金管理、资金结算等领域建立更加长期、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在信贷支持方面,该分行为“中国白茶城”项目成功授信2亿元,目前已累计投放9800万元。在科技支持方面,该分行上线运营中国白茶城项目系统,提供门店结算、大额转账、茶青充值提现等功能,为所有商户运营提供了极大便利。
中国白茶城投入运营以来,现已入驻茶企139家,以一座“城”形成了茶产业聚集效应,“政和白茶”的品牌知名度明显提高,白茶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庄园的“蝶变”密码
在政和县杨源乡地处高山区,在高山云雾的滋养下,这里的茶山孕育出高品质的白茶。作为当地的企业,福建省瑞和白茶庄园正在探索一条“茶园变景区”的茶产业文旅赛道。
“游客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这里逛茶园、闻茶香、品茶味。”该庄园负责人林俊锦向记者介绍道,“位于杨源乡的东源茶场是在20世纪60年代关隶古贡茶园的基础上建设升级的,如今被我们打造成综合性旅游胜地,茶旅融合为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瑞和白茶庄园的发展过程中,农行南平分行也是关键的参与方。瑞和白茶庄园项目在建设初期存在不小的资金缺口,土地流转、茶山改造、基建项目等方面都需要资金持续投入。农行南平分行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主动为该项目制定融资方案,为其配套了8000万元授信支持。
在金融助力下,目前该庄园已初步打造了可观光的白茶生产线,建成了智能化现代观光工厂、智能温控仓储、白茶研学基地,逐步实现“产、研、学”有机融合。
一茶农的奋斗故事
“善山、善水、善锦屏;好村、好景、好白茶”——这是福建省农科院专家对位于岭腰乡锦屏村的高度评价。从“小茶叶”到“大茶业”,一头连接茶农、一头连接茶企,如何通过金融活水让这条产业链顺畅地运转起来,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农行南平分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锦屏村村民徐吴全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茶农,几十年如一日,都在自家茶园辛勤耕耘。4年前,农行南平分行在开展“惠农e贷”走村入户中,经过村“两委”的推荐,为其发放首笔6.4万元的“政和白茶惠农e贷”,帮助其购置农资、修整茶园。得益于这笔启动资金,加上自己勤劳的双手,他的茶园规模逐步扩大,顺势成立了福建政和瑞春茶业有限公司。
2024年末,徐吴全又有了新的烦恼,他计划将茶园面积扩建至300亩,而这些需要不少的资金投入。正在其一筹莫展之时,农行南平分行结合他“乡土科特派推广人”的身份,为其发放了50万元“科特e贷”,缓解了他资金紧张的难题。
“茶叶采摘、制作最忙的时间是每年的上半年,对资金需求最旺盛的也是上半年。这个贷款可以随借随还,非常方便。”徐吴全高兴地告诉记者。
未来,农行南平分行将扎根在政和这片茶香浸润的土地上,持续以金融之力,为茶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赋能。
(通讯员刘木香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汪世军 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