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丽
近年来,农发行北京市分行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交出了一份“量质并举”的优异成绩单。
业务发展量质齐升
发展根基更加稳固
今年以来,农发行北京市分行以高站位谋划发展全局,强化统筹调度、压实工作责任,以务实举措推动目标落实,主要业务指标持续向好,多项经营数据创历史新高,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存贷款规模屡创历史新高,贷款规模在今年3月份迈上千亿元台阶后,5月份再次突破1200亿元,截至目前,贷款余额1261亿元,净增339亿元,增速36.3%,是北京市贷款平均增速的8.5倍,居农发行系统第二名;对公存款余额344亿元,净增149亿元,增速76.4%,是北京市存款增速的15.7倍,对公存款日均余额286亿元,净增127亿元,增速79.9%,居农发行系统第二名。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中长期贷款占比75.6%,比年初上涨5.8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贷款占比从36.9%升至53.3%,增长16.4个百分点;主责主业更加聚焦,政策性业务合计占比85.1%。资产质量显著改善,年初至今清收不良资产1.27亿元,不良率1.32%,较年初下降0.49个百分点,实现“双降”。经营效益全面好转,全行经营核算意识显著增强,统筹做好精准让利和利率定价双目标管理,在服务实体经济、落实让利政策的基础上,净利差、净息差同比双升,实现利息净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速237.8%。
聚焦主业精准发力
服务大局成效显著
农发行北京市分行将自身发展紧密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以精准有力的金融服务展现了政策性银行的独特价值与时代担当。
“三大工程”全面破题,金融支撑效能持续提升,今年已累计投放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343.5亿元,投放量位居农发行系统前列,占全市总量的57%,为首都城市更新提速、民生福祉改善注入强劲金融动能。粮食安全保障有力,今年1月份至7月份,累放粮棉油贷款118.7亿元,余额353.4亿元,净增34.6亿元;有效保障政策性收储资金供应,累收累放贷款202.9亿元、较同期增加104亿元。
强化管理夯实基础
提升质效护航发展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管理和制度保障。农发行北京市分行持续推动管理机制改革,围绕业务发展导向,推动扁平化集约化改革。针对农发行北京市分行两级行的管理架构,通过推动扁平化集约化改革,实现机构、人员等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进一步为基层行减负。
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农发行北京市分行制定信贷业务存续期管理专项提升方案,完善贷后管理例会机制,有效提升信贷人员财务分析和风险把控能力;推动信用风险早期纠正机制落地见效,逐笔梳理新增固贷、流贷主要风险点,全面实施动态监测,持续提升风险防控水平;截至目前,该分行贷款拨备率2.47%,拨备覆盖率213.73%,风险抵补能力保持充足。
抓好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农发行北京市分行全面落实总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部署,全面启动“基础管理加强年”活动,以合规经营为前提,以风险防控为核心,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提升制度执行力,着力补齐信贷、财会、内控合规、队伍等管理领域短板。创新会商会机制,发挥调评部门核心中枢作用,确保分支行、前中后台贯通,切实提升服务效能。
下一步,农发行北京市分行将继续坚守政策性金融定位,精准聚焦服务首都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服务粮食安全,不断做大市场份额;继续拓展农地业务,力争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业务开题破局,跟进做好城中村改造后续工作;做强水利银行品牌,积极探索水价改革、用水权交易等重点项目市场化运作新路径;深挖绿色信贷潜能;持续推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实落地;强化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持续优化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