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高原夏日的凉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避暑客,吹起一股强劲的经济“热”浪。
近年来,昭阳农商银行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通过精准投放、定制方案和长效陪伴,助力“清凉”经济释放“热”效应,不仅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题,还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引擎”,让避暑不再是季节性“昙花”,而是可持续的“常青树”。
精准施策
一笔贷款激活乡村产业链
位于昭阳区旧圃镇的康泰老年公寓,是当地康养旅游的一张名片。2024年,该公寓接待避暑游客超5000人次,原有的300张床位早已捉襟见肘。
“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想扩建,但项目还款周期长,现有的抵押物又不够,融资一度陷入僵局。”该公寓负责人谈起当初的困境,仍记忆犹新。
“我们了解到该公寓‘成长烦恼’后,深入调研,发现其虽缺乏传统抵押物,但客源稳定、复购率高、市场前景广阔。于是,我行创新设计‘固定资产贷款+信用增信’组合方案,通过量化分析公寓的历史营收、行业潜力等非财务指标,最终以优惠利率发放75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并将审批周期从45天压缩至15天。”昭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刘明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这笔贷款真是一场‘及时雨’。”康泰老年公寓负责人对记者说,5360平方米的三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新增床位200张,不仅能直接带动周边餐饮、物流、农产品销售等产业链增收,还将为本地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一笔贷款激活了整条乡村产业链。

昭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上门走访小微企业客户 昭阳农商银行供图
长效护航
从“一贷了之”到“一路相伴”
对昭阳农商银行而言,金融支持并非“一贷了之”的短期行为,而是与企业共成长的长期陪伴。在服务云南锦鹏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洒渔镇特色旅游项目时,这一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该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融合了多种休闲娱乐元素,自营业以来迅速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新亮点,2024年8月以来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100余人就业。
昭阳农商银行不仅在项目启动初期提供信贷支持,还通过定期走访和动态融资方案,持续助力项目追加投资,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未来,这片旅游热土将吸引更多游客,绘就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普惠金融
精准浇灌避暑经济“毛细血管”
除了对大型康养和旅游项目给予支持外,昭阳农商银行还将目光投向餐饮、住宿等领域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从一家家特色餐馆的升级改造,到一间间精品酒店的装修开业,背后都有该行普惠金融服务的身影。
截至目前,该行今年以来累计向住宿、餐饮行业投放贷款1.9亿元,支持1867户小微主体的发展。这些资金如涓涓细流,滋养着避暑经济的“毛细血管”,有效支持了避暑旺季的客流高峰,帮助无数小店从“季节性生存”转向“全年繁荣”。
从破解单个项目的融资瓶颈,到护航全产业链成长,再到普惠支持小微主体,昭阳农商银行正以一套精准、高效、有温度的金融服务“组合拳”,为昭阳的“清凉”产业注入“火热”动能,为昭阳避暑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
(通讯员杨琦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汪世军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