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农金频道银行

农发行宜宾市分行:“贷”动传统蚕桑业 织就致富新“丝”路

08-28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网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孙东豪

    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整体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桑树生长‌。该地种桑养蚕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作为全国优质蚕茧生产基地,素有“中国蚕桑之乡”之称,其蚕桑产业在清代至民国时期曾依托南丝绸之路实现繁荣发展。

    为重振蚕桑产业,“十四五”以来,农发行宜宾市分行累计向辖内珙县、高县两处蚕桑建设基地投入信贷资金3.5亿元,通过满足桑园提质增效、桑蚕育种收购等全产业链资金需求,推动桑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宜宾市高县蚕桑产业提升项目 农发行宜宾市分行供图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农发行宜宾市分行围绕当地实际,建设性地提出“政府+银行+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即在政府和银行大力支持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由企业进行土地整治,提供种苗、生产物资,村集体组织农户参与生产照料,并由企业组织销售分红。该分行通过信贷资金助力建成集约化、标准化养殖车间3座,在提升现代化操作流程的同时,解决了251人就业问题。近年来,蚕茧价格持续走高,已突破68元/公斤。该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农村、农民三方利益融合,找到了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产业发展的“金钥匙”。

    珙县、高县多山地丘陵,是宜宾范围内极重度石漠化县,仅珙县石漠化面积就达6800亩,占县域总面积3.8%。石漠化土地带来土壤侵蚀性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裸岩增加等问题。当地政府充分利用桑树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具有防风固土能力等优势,获得农发行对“特色”治理模式的大力支持,通过4万亩桑园新建与提质增效,将石漠化土地治理与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机结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相统一。

    支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与地方品牌建设,是农发行宜宾市分行扎根基层、精准服务实体、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

    未来,该分行将持续围绕宜宾市“5+2”特色产业发展战略深作文章,通过“四大板块”“五篇大文章”建设加强助农力度,以更强的责任担当与履职能力为“长江首城”织就更美、更富、更兴旺的致富新“丝”路。

(编辑 汪世军 才山丹)

农金频道侧栏-证券日报网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