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走进云南文山市马塘镇热水村委会黄龙坝村民小组的百合种植基地,只见“木门”“索尔帮”等品种亭亭玉立,“皇帝”“伊莎贝拉”等高端品种的花枝上缀满饱满花苞,空气中弥漫着百合的清香。
“当初要是没有农行贷款的支持,扩种和引种都是空想。”百合种植基地负责人金平聪向记者感慨道,创业初期,他曾因技术不足、资金紧张屡屡碰壁,是农行“惠农e贷”及时注入,让他得以采购优质种球、改良种植技术,在反复试验中摸索出育苗、病虫害防治的成熟经验,为20亩基地稳定产出筑牢了根基。

农行文山分行客户经理深入百合种植基地了解农户金融需求 农行文山分行供图
随着百合市场逐步打开,金平聪计划流转75亩土地扩种并引入高端品种,可新品种的技术门槛和前期投入让他犯了难。农行文山分行“商户e贷”再次“雪中送炭”,为他解决了土地流转、种苗采购面临的资金缺口。如今,在扩种的基地里,“皇帝”“伊莎贝拉”等优质品种的花枝上,单枝能结4个花苞,亩产值可达16万元,去年毛收入达420万元。
金融活水不仅让金平聪的百合种植事业越做越大,也让当地村民的腰包跟着鼓了起来。在基地分拣打包区,村民王英正在与其他村民一起熟练地分拣鲜切花。
“在这里,既能照顾娃,又能挣钱,这日子过得踏实!”王英一边忙碌着,一边和记者聊起来。她告诉记者,她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基地,每亩地每年能有1000元收入。到了采花旺季,她还能来基地打工,每天能挣近140元。
据了解,在采花旺季,基地能为13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这种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让乡村劳动力不再背井离乡,就能实现家庭与收入“双兼顾”。
“为全力支持文山州花卉产业发展,我行通过‘惠农e贷’‘商户e贷’‘科创e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满足全产业链资金需求,为种植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及集群化服务方案,支持花卉产业延伸发展。”农行文山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柳滢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我行优化服务流程,通过上门服务、运用大数据技术等方式,快速匹配信贷额度、完成放款,不断提升服务效率。”
截至目前,该分行已累计向花卉产业投放信贷资金7000余万元,惠及800余户花卉种植农户及加工企业。
面对产业升级的新挑战,金平聪又有了新规划,准备建设冷库储存种球。
从艰难起步到规模经营,从单一种植到带动就业,金平聪实现的“百合奇迹”,也是农行文山分行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金融服务跟着产业走,信贷活水围着农户转。”陈柳滢告诉记者,农行文山分行将持续深耕乡村,用更精准的金融产品、更贴心的金融服务,让更多像金平聪这样的创业者扎根乡土、绽放梦想,让“幸福花”开遍壮乡苗岭。
(通讯员郑泽明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汪世军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