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飞
岫岩满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自古以来,这个小城就以玉闻名,岫岩玉被誉为“古玉之光,万年瑰宝”,位列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岫岩玉雕技艺这门传承千年的技艺能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离不开金融力量的“巧琢细磨”。近年来,邮储银行辽宁省分行以创新金融服务深度参与非遗保护,既破解传承难题,又助推产业集群,让千年美玉在金融赋能下,雕琢出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新篇章。
金融活水润非遗
2006年,岫岩玉雕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这项承载中华玉文化精髓的技艺,曾一度面临传承困境。
“20世纪末市场低迷,加上技艺复杂难学,从业者不足百人,不少代表性技艺差点断了代。”第四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素活大师王运岫回忆起低谷期仍唏嘘不已。
岫岩玉雕产业有其特殊性,原料采购占款高、创作周期长,现金流常年承压,资金短缺成了制约发展的“紧箍咒”。邮储银行岫岩县支行深入调研后,精准“把脉”行业痛点,创新推出玉石产业贷款,为产业链各环节“通堵点、补断点”。
“今年筹建东青玉雕艺术馆,300万元贷款一到位,我立马集中采购了一批优质玉石。师傅们有好料,才能雕出好作品,企业才能有好收益。”玉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丽凤的话,道出了从业者的心声。
金融赋能产业链
单个匠人有玉可琢、企业有品可售,只是产业振兴的第一步。要让岫岩玉真正“活”起来,还需形成产业集群,筑牢发展根基——这正是岫岩县推动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邮储银行岫岩县支行联合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玉石产业集群“千亿送贷”行动。团队走进工业园区玉器批发市场、伟兴玉器交易中心等集散地,与商户面对面“问需”:对个体工商户,简化流程、创新产品,实现“快贷快用”;对年销售额较高的龙头企业,推出“信用+担保+抵押”组合模式,提升信贷额度助力扩产;对入驻产业园区的商户,按客户等级给予利率优惠,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截至目前,该支行已走访对接玉雕企业及商户800余家,形成专业分析报告,累计投放贷款5000万元,重点支持原料采购、设备升级等需求,让岫岩玉产业集群的“良性循环”越转越畅。
金融巧搭传承桥
金融的力量,不仅在于“输血”,更在于为文化价值“赋能”。邮储银行岫岩县支行联合当地政府推出“玉文化赋能计划”,一边协助玉雕企业参加国内外玉石展会,提升设计创新能力;一边推进“金融+文旅”模式,助力非遗“走出去”。
鞍山市铁东区盛轩崇雅艺术品发展中心的故事颇具代表性。“今年收到邮储银行108万元信贷资金,全用在了买料和雕刻上。”企业负责人盛智强表示,有了资金加持,展品质量大幅提升,如今进驻鞍山市博物馆的专属展位,吸引了更多游客驻足选购。
在金融赋能下,岫岩玉雕正实现从技艺传承到产业振兴的跨越:岫岩玉雕学院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河磨玉、岫岩花玉等特色品种价值持续攀升,单件作品最高售价达数百万元;中国玉雕大师创意产业园开园迎客,老匠人带新徒弟,用刻刀在玉石上续写着千年文化的新故事。
从破解传承之困到筑牢产业之基,再到激活文化之力,邮储银行辽宁省分行以金融“巧力”,与千年岫岩玉共舞,让非遗传承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