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王科
位于川陕革命老区腹地的四川通江县,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城乡融合发展变革。
今年以来,农发行通江县支行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聚焦城乡文旅融合、交通路网、产业振兴等领域,累计投放各类贷款7.31亿元。截至目前,该支行贷款余额达68.14亿元,为支持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注入强大金融动能。
赋能城乡文旅融合
近日,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正在开展一场意义深远的研学之旅,来自通江县李先念红军小学的100余名少先队员手持画笔,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里的无名烈士墓碑上的一颗颗五角星描红。据统计,今年以来,川陕苏区王坪景区已接待像这样的研学旅游团队110余个,累计服务小学生3.2万余人,成为全国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热门目的地。
2023年,农发行通江县支行紧跟政策导向,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结合县域红色资源禀赋,制定项目融资方案,在省、市、县三级行联动下,成功获批村庄环境整治和提升贷款2亿元用于支持通江县王坪乡村振兴产业示范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项目,并在短时间内实现首笔4000万元贷款投放。
该项目立足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通过装饰装修游客服务中心、改造红军文化体验基地、改建道路和改造管网等措施,有效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增收,以“红色+民俗”“红色+生态”“红色+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打造宜居宜业的红色文化生态特色村,拓展提升城乡文旅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王坪村依托红色旅游,已兴办民宿27家、特色小商品店15家,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昔日的小山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
推动城乡共同富裕
通江县境属秦岭山脉的大巴山系,非常适宜羊肚菌种植,辖内涪阳镇是县域羊肚菌主要产地。作为一种对环境条件要求极高的食用菌,羊肚菌容易腐败变质,长时间的运输或搬运不当都可能导致羊肚菌受损。
“以前山路坑坑洼洼,羊肚菌送到城里要颠簸1个多小时,羊肚菌运出去要颠坏三成!”涪阳镇羊肚菌种植户何春艳回忆起曾经的艰辛直摇头。
为提升县域交通运输服务能力,通江县启动省道204线诺(水河)华(蓥)公路通江县城至诺水河段新建工程项目,农发行通江县支行在了解到项目融资需求后,主动对接地方相关部门,积极提供融资融智服务,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截至目前,该支行已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超10亿元支持该项目建设。
2025年1月,随着省道204线诺水大道通江县城至涪阳段通车,涪阳镇优质农产品的对外运输成本显著降低,像何春艳这样的羊肚菌种植户再也不会因运输而发愁。
“现在路修好了,货车每天准时进村,只要20多分钟羊肚菌就能送到城里!”说到这里,何春艳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助力城乡产业振兴
近年来,通江县大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着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建设,亟须打造一个以产业聚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可持续性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农发行通江县支行立即成立专项小组,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业对接,积极参与通江县产城融合示范项目推进工作,从项目规划到实施、从资金支持到后期跟踪,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确保信贷资金精准到位、项目顺利实施。截至目前,该支行已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超2亿元支持该项目建设。
据悉,该项目包括建设加工厂房、包装车间、综合储运区、原料洗选、分拣中心、综合功能区等,通过引进高端科技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搭建标准化生产、加工、营销、物流服务等示范园网络,推动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推进产城融合。
据统计,通江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已入驻企业3家,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已达成初步入驻意向企业3家。
(编辑 汪世军 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