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何鎏
农发行四川巴中市分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助力城市焕新、民生改善。
“十四五”以来,该分行累计获批老旧小区改造贷款项目7个、金额21.8亿元,实现投放15.1亿元,支持全市288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户数近5.5万户。
房屋修缮“微改造”让百姓“住好房”
“我家住顶楼,以前修建时防水做得不好,一遇大雨屋顶就会渗水,家里就要摆满桶接水。如今农发行给予很大支持改造小区,现在环境美了,住着也舒心多了。”巴中市通江县邮电小区业主张大爷笑呵呵地说。
农发行巴中市分行审批1.3亿元授信支持的通江县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1.73亿元,累计投放1.1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对梨树巷小区、邮电小区等5个片区18个老旧小区进行立面排危、屋顶防漏、外墙美化等改造。项目建设在遵循不大拆大建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开展屋顶修缮、墙面美化工程,通过修补破损、清洗墙面、粉刷涂料等方式,进行防水处理、排水疏通、瓦片更换等,有效解决居民屋顶漏水以及外墙普遍存在斑驳脱落、破损严重等问题,极大改善百姓居住环境,让居民住上“安心房”。
小区道路“巧连接”让百姓“走好路”
“以前我们小区里的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泥泞不堪,出门得小心翼翼。现在路修好了,还连通周边道路,业主出行方便多了。”巴中市南江县太子洞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对修复后的小区道路赞不绝口。
像太子洞小区这样存在道路问题的小区还有很多,路面破损不堪,雨天积水严重,缺失无障碍设施,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出行不便。
农发行巴中市分行聚焦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贷款5亿元支持南江县太子洞、西佛山等10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通过“巧连接”方式,采用透水砖、沥青等材料,修复小区破损道路,提升道路平整度和排水能力;通过合理规划,连接小区内部道路与周边道路,形成畅通的微循环网络;在门栋单元增设1500个盲道、坡道等无障碍设施,方便特殊群体出行,让居民出行更顺畅、更安全,切实提升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
供排管网“细治理”让百姓“喝好水”
平昌县唐家碥小区建于2007年,由于建成年代较早,受当时建筑工艺水平限制,存在供水管道破旧、排污设施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农发行巴中市分行了解情况后,迅速组建金融服务攻坚队,深入实地详细了解居民金融服务需求及企业融资需求,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加班加点整理项目资料并提交流程,用最快速度为平昌县三江等4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授信2.5亿元,目前已投放贷款1.91亿元。
据悉,该项目主要对三江、五丰等16个老旧小区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等进行治理,实现雨水和污水分开排放,减轻污水处理压力,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积水、污水倒灌等问题,让居民喝上“健康水”。
管线布局“优提升”让百姓“用好电”
时间回到2015年,恩阳区古镇内,电线如蛛网般纵横交错,杂乱无章地悬挂在屋檐边,灯光时而闪烁、时而熄灭……古镇的电力设施仿佛停留在几十年前,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
抓好老旧小区居民用电是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农发行巴中市分行3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巴中市恩阳区古镇、马鞍等4个片区24个老旧小区强弱电管线改造,目前已投放贷款2.02亿元。
据悉,该项目已基本完成强弱电管线改造工程,通过高效设备和优化电网布局,减少电力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居民用电体验,不仅美化了小区环境,还显著提升了居民用电质量和安全性,实现环保和经济效益双赢。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综合工程,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农发行巴中市分行将持续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力量,用金融活水滋养老旧小区,协力构建地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编辑 汪世军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