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可以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力量,需主动担当、精准发力,通过多元化举措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注入金融活水,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银行要锚定政策导向、强化战略对接,将支持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纳入重点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国家关于农业强国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的政策部署,制定专项支持规划。深入研读相关政策文件,准确把握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需求方向,明确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与优先级。
针对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中基础设施投入大、资金需求集中的特点,银行需加大资金供给、破解资金难题,拓宽资金供给渠道,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一方面,合理扩大涉农贷款规模,专门设置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专项信贷额度,重点支持农机具厂库棚、集中育秧基地、烘干仓储设施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运营过程中的流动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发行涉农金融债券、引入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丰富资金来源,降低对传统信贷的依赖,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缓解其资金短缺压力。
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银行还需创新产品服务、提升支持效能,打破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局限,结合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的运营特点与实际需求,开展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在产品设计上,开发适配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的专项信贷产品,根据其建设周期、收益特点灵活设置贷款期限、还款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为确保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资金及时到位,银行需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升级。简化贷款审批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报送与审核步骤,建立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评估、优先审批;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实现审批流程线上化、自动化,利用大数据模型对项目风险进行快速评估,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办贷效率。
考虑到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涉及政府、企业、农户等多方主体,银行还需深化多方协作、形成支持合力,主动加强与各方的协作配合,构建协同支持体系。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对接,充分利用政府搭建的农业服务平台、风险补偿机制等资源,降低信贷风险,提升金融支持的可行性;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合作,围绕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产业链金融服务,将服务延伸至上下游环节。
农业强国建设离不开坚实的金融支撑,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发展更需银行持续赋能。银行唯有以政策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以服务为核心,不断优化金融支持举措,才能切实发挥金融优势,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