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这笔贷款总成本到底是多少?除利息外,还有哪些支出?这些问题以前像蒙着一层纱,现在终于一目了然。”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在四川峨眉山市一家专注养老产业的企业走访时,企业负责人熊女士指着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提供的“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向记者分享她的感受。
这张备受企业称赞的融资成本清单,正是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推动融资服务“阳光化”的创新举措。记者从该支行了解到,自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推行两个月以来,相关授信支持已超6亿元,成效显著。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融资成本“迷雾”长期困扰着企业融资决策。
“过去申请贷款,我们往往只关注利率。”熊女士无奈地说,担保费、评估费、登记费、账户管理费、保险代收代付费等利息之外的支出分散在不同环节,有的还由第三方收取,“算不清总账”让企业难以精准评估融资方案,也感受不到银行减费让利的诚意。不少企业主也向记者反映,这种信息不透明的状况,给企业财务规划带来诸多不便。
为解决这一行业痛点、提升金融服务透明度,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在人民银行乐山市分行指导下,推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记者仔细查看这份清单后发现,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费用罗列,而是以更直观的可视化表格形式呈现,每项费用具体金额清晰标注,银行主动减免的评估费、部分登记费等,都用醒目标识特别标出,让企业真切“看到”政策红利。
“‘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不仅是一张表,更是我们深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起点。”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企业来说,信息更加对称,能更好地优化财务决策、享受政策优惠,对银行的信任度大幅提升;对银行自身而言,推动内部管理精细化,促使银行持续审视和压降不必要费用,优化服务流程,确保“减费让利”落到实处,且清晰可见;对区域市场而言,有助于营造更公开、公平、透明的融资环境,让金融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一张小小的“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映射出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以客户为中心、推动金融服务“阳光化”的坚定决心。它将融资成本从“幕后”推向“台前”,不仅扫清了银企间信息障碍,让企业“贷”得安心、用得明白,更悄然构建起健康互信的银企关系,为区域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注入宝贵的“透明”动能。
(通讯员葛翔、朱家奇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汪世军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