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杭州市委金融办、杭州市财政局、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共同指导下,“浙科联合贷”服务模式在杭州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正式落地。首批12家金融机构携手合作,共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浙科联合贷”服务,30余家科技型企业率先受益。
精准匹配科技型企业
不同阶段融资需求
往前追溯,今年7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牵头印发《关于推动金融机构做好联动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创新“浙科联合贷”服务模式,以信息共享、风险共担、资源互补、政策集成“四位一体”为核心,旨在疏导解决局限科技金融的堵点痛点,破解单一银行信贷支持难以匹配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的难题,形成银行联合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新探索,为企业提供更具耐心的贷款服务。自“浙科联合贷”政策推出以来,浙江政银企三方迅速协同联动,将“浙科联合贷”服务模式细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工作机制。短短数周,首批项目便在杭州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开花结果”,精准匹配科技型企业不同阶段融资需求。
“为更好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围绕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成长阶段,我们分别设计了‘浙科普惠联合贷’‘浙科成长联合贷’‘浙科领航联合贷’等专项产品。”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前期研发投入非常大,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很难走到今天。”杭州汇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才健向记者介绍。
杭州汇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机器视觉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据周才健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已发布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通用智能高速机器视觉平台,突破国外的垄断地位。
随着该企业与多个知名品牌开展合作,规模增长使企业产生了经营周转方面的资金缺口。“我行与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组建联合服务团队,共同开展走访工作,实地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后,联合授信支持,金额超2000万元。”杭州银行科技支行行长楼月未向记者介绍。
“两家银行一起上门调研服务,不仅贷款额度增加了,效率也很高。”周才健表示,“以前从一家银行贷款后,再想从别的银行贷款就会受限,现在银行携手来服务,真的是太好了,我们可以专心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了。”
联合支持企业
驶上发展快车道
西湖维泰(杭州)诊断技术有限公司也是首批获益的企业之一。作为西湖大学孵化项目,该公司加速产学研融合,开辟发展新赛道,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红细胞B族维生素综合代谢能力的精准质谱检测,同时致力于融合体外诊断技术创新与生物医药研发。
从一个年销售额仅9万元的企业发展成如今国内医疗检测行业中的佼佼者,西湖维泰(杭州)诊断技术有限公司需要的金融支持也更多,单家银行的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浙科联合贷”的应运而生,让这家企业驶上发展快车道,杭州银行与兴业银行在共同服务企业上达成了一致,将西湖维泰纳入了“浙科成长联合贷”的合作范围,为企业提供了合计1200万元的授信。
“我们做医疗产业,投入时间特别长,需要有稳定的资金保障。”西湖维泰(杭州)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富强告诉记者,“银行联合提供服务,我们可贷款额度增加,让我们的发展更有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浙科联合贷”模式下,银行通过联合支持,配套“认股权+”和动态增信等措施,使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取额度更高、期限更长、成本更低的贷款。多家银行联合授信还可以有效分散风险,避免单一银行因项目失败而承担过高损失,或个别银行提前抽贷引发“踩踏”风险。
(编辑 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