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农金频道区域

从“冒烟”到“生金” 金融谱写绿色转型动人乐章

03-19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公众号 

    本报记者 陈衍水

    在两岸青竹掩映的厂区里,福建金牛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金牛水泥”)生产部部长郑桂华正俯身调试新型环保设备,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让他露出笑意:“这套系统运转后,一条5000吨的水泥生产线,煤耗每减少1%,实物煤能耗降低近2000吨。”远处,光伏板阵列在阳光下泛起蓝色涟漪,与天际线处的云雾遥相呼应。这片山水间的工业图景,正谱写着一曲绿色转型的动人乐章。

    作为年营收超52亿元的民营龙头企业,福建金牛水泥的转型之路始于6年前。“当时农行的客户经理送来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把我们的技改计划拆解成可操作的融资模块。”福建金牛水泥董事长章旭升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回忆道,该公司通过农行1800万元票据融资支持的技改项目,实现年节约标准煤2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种植11万棵冷杉。

    “以前总觉得银行就是放贷款,现在发现他们更像技术顾问。”在厂区中央控制室里,郑桂华指着全自动配料系统告诉记者,这套由金融活水浇灌的智造体系,让熟料生产线人员从38人精减到15人,产品合格率却提升至99.7%。

    

    农行三明将乐支行金融服务团队了解设备升级改造情况及金融需求 杨淑婷/摄

    据介绍,农行三明将乐支行正在打造“金融+产业+生态”的闭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光伏发电余量可供给周边竹制品加工企业,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固废来自县域医疗单位,这种产融生态圈每年可为县域减少3万吨垃圾填埋量。如今那些曾被视作“笨重”的传统产业,正蜕变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通讯员杨淑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孙倩)

农金频道侧栏-证券日报网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