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田间的钢架大棚里,农户们正抢抓农时进行秋冬种,精心栽培着辣椒、子姜、青瓜等经济作物。这幅画卷的背后,是广西北海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北海市区联社”)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力特色产业做大做优的扎实行动。
    一直以来,北海市区联社深耕本土,聚焦辖区农业农村发展,将信贷资源精准滴灌至大棚产业这一特色领域,以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贷”动产业茁壮成长。今年1月份至9月份,北海市区联社累计投放普惠金融贷款12.99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5.4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1.39亿元,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台风“麦德姆”过境后,秋冬种农时即将到来,种植户林先生望着受损的大棚钢筋和棚膜,重建资金让他一筹莫展。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北海市区联社的金融专员主动上门,通过桂盛富民金融平台开辟绿色通道,仅用1天时间就完成了10万元贷款的审批发放。“这笔钱真是及时雨。”林先生表示,“到账当天我就请工人搭棚、采购种子肥料,现在青瓜种植了5亩地,预计亩产可达1万斤。”
    林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在北海市广袤的乡村田野,越来越多的农户正享受着北海市区联社普惠金融带来的便利。该联社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实际,依托“整村授信、户户有信”工程,通过深入调研掌握辖区大棚产业发展情况,精准对接农户、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以珠城e贷、易农贷、个体贷等线上线下金融产品为抓手,将普惠金融送到种植户“家门口”。截至9月末,北海市区联社近年来已累计为2.77万户农户授信26.84亿元,授信率持续提升。
    如今,北海市大棚种植总面积达5.35万亩,种植规模稳居广西第一,大棚种植产业正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接下来,北海市区联社将持续为大棚种植产业注入金融活水,以更精准的信贷投放、更创新的金融服务,推动大棚种植产业规模化升级,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通讯员郑秋艳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