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金秋送爽,重阳将至,尊老敬老的传统再度温暖人心。在杭州临平,一家扎根地方的银行将3300平方米的网点改造为“和润幸福家”,把每月9日设为“敬老公益日”,推出专属存款、理财和保险产品,助力老年客户守稳“钱袋子”、温暖“心窝子”,这家银行就是浙江余杭农商银行。
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余杭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潘丽,解读该行从优化适老网点到共建养老产业联盟的发展路径,探寻“和润幸福家”如何助力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记者:贵行制定《全面推进养老金融发展行动方案》的初衷是什么?您如何看待地方法人银行在该领域的独特优势和使命?
潘丽:为积极落实国家发展银发经济、做好养老金融的部署,在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的指导下,我行将自身发展战略融入国家大局,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民生,积极构建“金融+康养”服务生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金融需求,履行地方法人银行的社会责任,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积蓄优势。
作为地方法人银行,我行依托“人缘、地缘、亲缘”优势,赋能养老金融服务。“人缘”凝聚信任,通过常态化走访,与老年客户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让服务更具温度;“地缘”整合资源,依托城乡服务网络,高效对接多方机构,快速响应需求,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亲缘”彰显责任,我们始终坚持“老百姓自己的银行”这一定位,秉持“金融向善”的理念,积极融入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履行地方金融主力军的使命。
记者:贵行在养老金融服务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和特色做法?
潘丽:我行以“和润幸福家”金融惠民综合体为核心,围绕老年群体在生活照料、情感陪伴、财富安全、社会价值等四个方面的需求,构建“场景+服务+生态”三位一体养老金融创新体系,形成差异化服务特色。
在场景建设方面,“和润幸福家”内设有健康理疗区等适老功能区域,围绕健康、艺术、防诈骗等主题,开设30多类、超过700节公益课程,打造老年人社交与学习的平台。依托“旗舰店—镇街店—网点店”三级网络,我们将适老服务延伸至社区网点,建成家门口的“老年友好家园”。
在服务模式上,我们构建了“引进来+走出去”双轨并行体系。“引进来”方面,每月29日举办公益日活动,提供理发、健康咨询等服务,开设八段锦、养生讲座等课程;“走出去”方面,依托“和润幸福家”平台,为“5060”人员搭建起情感交流与价值实现平台。例如,我行组建的银龄反诈志愿队,在今年6月份以反诈合唱团的形式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并获得集体金奖等荣誉,成为“银发一族”实现自我价值的生动体现。
在生态构建方面,我们将每月9日定为“敬老公益日”,各支行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理发、义诊和金融知识宣讲,月均服务超1000人次。组建“及时予”服务小分队,联合志愿者提供上门陪护、开辟专属“绿色通道”等服务,增设智能语音和金融咨询功能,实现人工客服与网点服务“一键接入”,切实满足老年人的金融服务“掌上需求”,助力“银发一族”跨越“数字鸿沟”。
记者:在养老金融产品方面,贵行是如何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特点来设计产品的?能否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成效?
潘丽:围绕老年客户的实际需求,我行从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和情感关怀等多个维度出发,持续完善产品体系。
针对老年客户对资金收益的长期性和平稳性需求,我行推出“颐享·生息宝”定期存款产品,具备利率上浮、自动转存等功能,市场反响良好。
为助力老年客户提升养老生活品质、实现资产稳健增值,为客户定制“丰收丰润(幸福家专享)”专属理财产品,兼顾风险可控与收益稳健。
为满足老年客户对资金流动性与收益性的双重需求,我行积极与优质理财子公司合作,引入低风险、收益稳健的代销类养老理财产品,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种类,助力客户灵活配置资产。
我行还重视传统节日在连接金融服务与客户情感中的纽带作用,依托重阳节等重要时点,推出多款节日专属产品,满足老年客户在节日期间对资金安排、财富增值与情感归属的综合需求。
记者:养老金融往往“投入大、回报慢”,如何可持续发展?贵行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潘丽:我行从筑基引流、转化增值、合作共赢等三方面推进养老金融工作,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普惠适老再扩圈。全行网点推进“适老化”改造,比如,打造仓前支行仓溢分理处等特色老年友好型网点,将爱心理发、健康义诊、小修小补等“家门口”的便利服务带到网点里、送到老年客户身边。据统计,该网点服务老年客群占比达70%。再如,借“敬老日”“长者卡”等品牌民生工程,推动服务向综合化、特色化转变。打造五常天空之城、黄湖青山村等旗舰型丰收驿站并设民生服务专区,将金融服务嵌入老年人日常生活,通过建立情感连接,夯实基础客群。
二是养老资产再增值。通过专业团队开展分层服务:为“备老群体”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帮助其做好养老资金储备与财富规划;为老年群体推出专属理财产品;为养老产业链企业提供专项融资优惠,降低融资成本。
三是服务生态再融合。深化政银合作,积极发挥本土养老生态“连接器”作用。推进社保卡“二换三”工作,保障持卡人权益;与民政局合作开展“爱心卡”项目,提供设备1200余台,累计开通“爱心卡”超8万张;开展养老助餐服务,实现辖内30余家养老助餐机构开户、5万余人签约,日均交易量7100余笔;协助布设医保刷脸设备,助力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辖内医保经办网点全覆盖。
(编辑 丛可心 汪世军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