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丽 通讯员 钟原
近年来,江苏兴化农商银行深耕县域“三农”主阵地,聚焦稻米、河蟹、淡水鱼、小龙虾等特色产业,不断优化信贷资源,探索创新“支农支小”服务模式,走出了一条与现代农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新路子。截至8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突破510亿元,其中涉农与小微贷款占比达91.17%。

兴化农商银行千垛支行行长夏云到客户徐正高养殖区走访了解资金使用情况 兴化农商银行供图
聚焦“产业强”
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自兴化市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到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立项名单,兴化农商银行重点谋划、统筹资源,积极对接全域35个省级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目前已对其中10个项目投放信贷资金7800多万元,引导激发各类主体投资活力,持续提升现代农业产业金融支撑能力。
兴化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国河蟹产量第一县。兴化农商银行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开展深入调研,以优势主导产业链为基,以征信大数据为纽,创新推出“粮农贷”“蟹农通”等专属信贷产品,为稻米、河蟹上下游客户提供贷款超40亿元,支持做大做强产业链。
“苏中水乡”“江淮腹地”的兴化市,自然风光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兴化农商银行主动融入农文旅开发建设,向乡村旅游产业客户授信8.45亿元、用信1.91亿元,支持加速推进“千垛美路”“1号水路”“退圩还湖”等一批重点项目。
围绕“农村美”
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动能
要实现“农村美”的目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必答题”。兴化农商银行在全国金融系统率先成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功能性党委,协同当地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其他成员单位,共同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在项目争取、资金保障、税费减免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随后,区域共富党建联盟成立。对照“8420”村级集体经济提升目标,兴化农商银行与兴化市委组织部等共同制定“党建引领共兴共富”五大行动和三年计划,协助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创办并运营美丽乡村建设公司,支持休闲观光型农业、田园乡村示范点、特色小镇等项目建设。
该行还与农业农村局联合推广“富农易贷”产品,促成将授信扩面纳入乡镇考评指标体系;该行针对广大农村致富带头人推出“兴锋e贷”,截至目前已授信1144户、授信金额3.6亿元。
立足“百姓富”
丰富普惠金融服务内涵
金融为民,初心如磐。兴化农商银行努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升级,擦亮普惠金融为民底色,助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
在产品创新方面,兴化农商银行精准对接涉农主体融资需求,构建起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全方位解除涉农主体后顾之忧。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基于征信大数据,构建了10余个多维度涉农信用评分模型,实施信用精准“画像”。
该行从“面”上入手,创新“兴农E贷”,辖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产品单一的短板有效拉长;从“点”上突破,创新“粮农贷”,切实保障农民“米袋子”丰收;创新“蟹农通”,努力充实广大蟹农的“钱袋子”;从“链”上延伸,创新河蟹、粮食全产业链信贷产品“兴农产业贷”,实现信用链、资金链和供应链“三链融合”。此外,该行还通过政、银、保多方联动,打好金融惠农政策的组合拳,切实打通“三农”融资的难点和堵点。

兴化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到兴化市卓益水产经营部开展贷后走访 兴化农商银行供图
在服务升级方面,兴化农商银行围绕衣、食、住、行、医、教、旅、娱等高频生活消费场景,不断加强智慧服务场景建设。
此外,该行依托江苏农商联合银行“E路有我”平台,推动兴化特色农产品上线,助力农户增收,并通过开展“大美江苏乡村行——蟹逅金秋,相芋兴化”“蟹礼传心意相约水乡情”等直播带货活动,帮助涉农主体拓宽销售渠道,着力丰富普惠金融服务的内涵和价值。
未来,兴化农商银行将坚守“支农支小”定位不动摇,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为兴化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富民强市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汪世军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