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耿文
猕猴桃的清甜、蜜桃的多汁、佛手瓜的脆嫩,不仅勾勒出山水间丰收的画卷,更书写着山东临朐农商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的暖心故事。近年来,临朐农商银行精准对接种植户金融需求,以金融活水浇灌特色农业,让一个个“土疙瘩”变身为“金宝贝”,也让果农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甜“猕”果园喜丰收
初秋时节,走进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藤架上长满饱满的猕猴桃。猕猴桃种植户徐大爷指尖轻旋,果子便落入筐中。“要是没有农商银行的贷款,我这二亩猕猴桃园可挂不了果。”
回想起当初种猕猴桃的日子,徐大爷仍满心感激。他想扩大种植规模,却因购置种苗、搭建棚架资金不足犯了难。临朐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经实地考察后,立即为其办理了10万元贷款。如今,徐大爷的猕猴桃亩产达4000多斤,按3元/斤的收购价算,一亩地收入超1.2万元。
据了解,临朐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不动摇,组织开展“走千家、访万户”活动,将驻点办公作为服务“三农”的有力抓手,将信贷支持送进百姓家,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嵩山蜜桃迎丰收
坐落在临朐县的嵩山海拔高、温差大,土壤中富含多种矿物质,为蜜桃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正是这独特的山地气候和生态环境,造就了嵩山蜜桃“个大皮薄、糖分高”的优良品质,让其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下庄村的李大哥看好蜜桃市场前景,当临朐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进村驻点宣传时,其主动表明了贷款意愿。在当场采集相关信息后,他如愿获得20万元贷款,及时投入到桃园建设中。
初秋时节,在李大哥的种植园内,10亩多的“嵩山一号”已经开始采摘,中晚熟的“二号桃”“三号桃”还在枝头生长。
说起蜜桃的收入情况,他笑着说:“今年‘嵩山一号’收成好,刨除成本,预计能有十五六万元收入;‘嵩山二号’很快就会成熟上市。三个品种搭配,让我们的蜜桃销售周期从八月初一直延续到十月中旬,足足两个多月。”
临朐农商银行立足特色产业,“一对一”对接辖内社区、村庄网格员,为141户蜜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累计发放贷款1500余万元,让“小小的蜜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佛手瓜园话丰收
清晨5点的佛手瓜交易市场,装满翠绿佛手瓜的筐子堆成小山,村民们忙着过秤、装车,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能有今天的好收成,多亏了农商银行帮我解了燃眉之急。”65岁的任大爷穿梭在瓜架下,一边熟练地采摘着佛手瓜,一边感慨道。
去年,任大爷想扩大佛手瓜种植面积,却因缺少资金无法购置肥料和农具。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下乡走访时得知任大爷的情况后,当天就为他办理了8万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如今,他的佛手瓜亩产稳定,收入颇多。
目前,佛手瓜集中分布在垛庄村、黄谷村、九杰村、泉头村等山区村庄,种植面积累计近8000亩,亩产达1万斤左右,户均增收2万余元,带动近3000户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临朐农商银行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匹配“外拓营销小分队+客户经理驻点办公”服务模式,开启绿色通道,精简优化服务流程,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截至目前,该行已为当地20余户佛手瓜种植户累计发放贷款160余万元,有力支持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通讯员高海硕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