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农金频道农信

启东农商银行创新实践 用“人际信用”为贷款增信

09-05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网 

    本报记者 李美丽

    8月初,在位于江苏省启东市吕四港镇的吕四渔港,一艘艘渔船载着丰收的期盼扬帆起航。然而,在充满丰收期盼的同时,当地渔业经营者钱雨平却因冷藏加工设备升级所存在的资金缺口而愁眉紧锁。据了解,面对一年一度“开捕季”的巨大商机,钱雨平自有船舶抵押额度即便在升级版“船易贷”政策的支持下,仍存在50余万元资金缺口。

    转机源自启东农商银行通兴支行的深度服务。在沟通中,该支行客户经理捕捉到关键信息:钱雨平与吕四港镇渔业商会会长有稳定的生意往来,而该会长是支行长期服务的优质客户,其资信实力较强。基于此,该支行果断提出创新方案,即在现有抵押的基础上,由商会会长提供个人补充担保,通过“核心人物”的资信实力为贷款增信。

    “从方案提出到200万元贷款到账,我行仅用了3个工作日,确保钱雨平赶在开捕季前完成设备升级。”启东农商银行通兴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创新实践不仅解了钱雨平的燃眉之急,更为破解涉海小微企业融资痛点提供了“启东思路”。

    涉海经营主体普遍面临抵押物折价率不足的行业性难题,启东农商银行此次创新实践,将本地化的“人际信用”——即核心人物的声誉与关系网络,转化为银行可识别的风险缓释工具,既突破了传统抵押的局限,又通过商会组织的信用枢纽作用激活了行业内信用联动效应。

    “此次实践是‘懂产业、懂客户、控风险’服务理念的成功印证。”启东农商银行通兴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懂产业,才能精准把握涉海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懂客户,才能从行业生态中找到信用增信的突破口;控风险,才能让金融活水既“解渴”又“安全”。

    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该行将持续探索把“地方产业信用生态”转化为普惠金融活水的创新机制,为启东向海图强注入更澎湃的动能。

    (通讯员张金凤、彭铃琳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汪世军 乔川川)

农金频道侧栏-证券日报网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