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丽 通讯员 郑丽娟
近年来,江苏泗阳农商银行充分发挥网点下沉、本土服务和协同作战等多重优势,积极推进“待遇进卡”工作。该行通过社保卡业务与零售产品的联动拓展,带动活期存款、结算交易、网络支付等多项指标稳步提升,为服务地方民生、助推零售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待遇进卡”是指通过社会保障卡的银行账户发放各类社保待遇,包括养老金、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旨在实现资金发放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泗阳农商银行坚持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动党建引领、政银合作、部门联动三位一体,全力打通社保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该行深化与泗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人社局”)进行战略合作,多次联合举办业务推进会、专题培训和共建活动,强化信息互通和高效协作。截至目前,该行37家支行成为人社局就近办定点银行,有效整合资源、联动政策,实现城乡社保服务全覆盖,极大方便群众办事。
另一方面,该行将服务重心下沉至基层,依托遍布全县的物理网点及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组建“小圆服务队”,配备移动服务设备,深入乡村社区,提供上门服务,实现社保卡申领、激活、待遇迁移、信息变更等“一站式”服务,切实打通城乡群众服务圈,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此外,该行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依托联合银行和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助终端渠道,主动融入场景建设,持续提升服务效能,通过驻点服务、上门激活、客户专线咨询等多元化举措,打造“线上+线下”无缝融合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全面提升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泗阳农商银行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社保卡客户数据,通过对社保缴费、待遇领取、补贴发放等关键业务进行交叉分析,精准建立高潜力人群画像,并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分层分类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
对于存量客户,该行致力于稳固保有量。针对居民养老待遇和社保卡均在该行的客户,泗阳农商银行实施短信提示、电话回访等无感转卡服务,引导居民将养老待遇迁移至社保卡账户,在减少客户流失的同时,显著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
对于潜在客群,该行实施动态挖潜以提高覆盖范围。针对未纳入该行社保体系覆盖范围的客户,泗阳农商银行充分利用理财到期、定期存款续存、新增结算等关联业务,强化整体营销触达、创新场景链接,实现社保卡业务广泛覆盖。截至5月末,该行社保卡代发客户已达18.78万户,较年初净增5.38万户。
泗阳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待遇进卡”这一关键任务,主动对接各村居社区,深入宣传其物理网点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的优势,让群众充分了解社保卡带来的便利。比如,针对企业退休人员“待遇进卡”,该行开展“社保卡进企业”活动,进行批量触达,为企业员工提供便捷的社保卡办理和激活服务。
为了激发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该行还制定社保卡“待遇进卡”专项考核方案,实行按周排名、按月激励的动态机制,对社保卡激活、待遇迁移、业务协同等设定差异化奖酬标准,充分调动基层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将考核与日常经营有机联动,实现业务指标和服务质效“双提升”。
泗阳农商银行将社保卡作为连接政府(G端)、企业(B端)、个人(C端)的枢纽,积极构建多维度应用场景,深化业务关联,提高客户黏性,充分激活社保卡的金融生态。例如,该行与当地人社局等政府部门紧密合作,推进困难学生助学金社保卡发放项目,确保助学金及时、安全地发放到学生手中,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截至5月末,该行社保卡活期存款余额达12.8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4%;新增网络支付客户社保卡绑卡1.01万户,手机银行新增社保卡绑卡4.57万户。
(编辑 汪世军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