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农金频道农信

将更多资金用于实体经济 广西岑溪农商银行这样做

07-31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网 

    本报记者 曹沛原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锚定“特色农业提质、民生服务升级、实体经济壮大”的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城乡融合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

    作为本土金融力量,岑溪农商银行深耕县域,紧扣产业发展脉搏,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下沉服务重心、精准资源投放,为各领域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截至今年2月末,该行资产总额突破200亿元。

    筑牢金融服务发展根基

    岑溪农商银行以零售转型构建差异化优势,创新推出“古典三黄鸡贷”“香料贷”等“小灵土”产品,推行“公司+农户+银行”模式,精准对接“一村一品”金融需求。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82.83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达42.82亿元。

    在城乡融合进程中,岑溪农商银行织密金融服务网络,通过辖内25个营业网点、269个便民服务点与24个自助服务区覆盖全域,利用“农信易扫”聚合支付为商户结算提供便利,以银医系统优化百姓就医流程,为30家企事业单位接入金融IC卡应用,切实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通过下沉服务,该行与近9万名村民建立联系。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贷款余额突破130亿元,为个体工商户、种植养殖户等市场主体注入金融活水。

    “岑溪农商银行坚持将更多资金用于实体经济,推动普惠金融扩面提质,全力支持本土产业发展。”岑溪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正杰表示,该行计划深化“政银企”联动,加码中小微企业贷款投放。

    岑溪农商银行以“全流程风控体系”筑牢风险防线,监管评级保持2C,实现“零安全责任事故”“零经济案件”。该行通过清理修订438项制度、培育“责任在心,合规在行”文化,将合规内化为发展基因,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金融保障。

    “精耕本土,才能行稳致远。”岑溪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碧君表示,该行将继续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深化转型、严控风险,为岑溪市破解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助力公交畅通城乡脉络

    清晨的岑溪市区,新能源公交车从场站有序驶出,沿着9条线路穿梭于城乡之间,将村民送往集镇、将学生载向校园。在这背后,既有岑溪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28年来的坚守,更离不开岑溪农商银行的金融护航。

    城市公共交通是连接城乡、服务民生的关键纽带,亦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民生窗口。企业面临运力短缺与新能源转型瓶颈时,岑溪农商银行主动对接,去年率先投放100万元贷款,解了企业更换新能源车辆面临的资金周转之急。

    随着岑溪市发展步伐加快,公交行业也迎来新机遇与新需求。今年6月,岑溪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获批30亩交通配套设施用地,亟需资金启动建设。岑溪农商银行再伸援手,推进1000万元项目贷款审批,不仅提供利率让利、银行补贴等优惠,还同步开通对公账户管理、工资代发等综合服务,全方位降低该企业运营成本。

    正如岑溪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负责人唐铁华所说:“岑溪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既解了公司发展难题,也让我们感受到金融服务地方的温度。”

    这份支持与岑溪市发展大局同频共振。2026年南深高铁即将开通,岑溪市将融入更广阔的交通网络,届时,公交行业将承担起高铁接驳、城乡延伸的重要角色。岑溪农商银行的持续赋能,正为这一衔接筑牢根基。从保障民生出行到助力区域交通升级,金融与实业的深度融合,让“平安岑溪”“畅通岑溪”发展图景愈发清晰。

    激活茶产业富民兴村活力

    盛夏时节,岑溪市南渡镇百福山生态茶园满目苍翠,一棵树龄超过1700年的古茶树傲然挺立,与其周边山上500多株数百年树龄的古茶树,构成一片珍贵的古茶树群落,孕育着岑溪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图景。

    广西岑溪天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莫华平带领团队,依托珍稀古茶树种质资源,潜心攻克无性繁殖技术难关,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天龙1号”“天龙2号”本土良种茶苗,至今已推广种植近3万亩。这些茶苗亩产鲜叶最高可达750公斤,且市场价值可观,每公斤鲜叶售价达600元。

    从守护千年古树到建成覆盖研发、育苗、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全产业链,每步跨越都需坚实的资金保障。

    在农民土地流转遭遇瓶颈、企业亟需扩大生产规模的关键阶段,岑溪农商银行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通过农担抵押等方式,为其提供3000万元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如今,该公司不仅拥有自有生态茶园1500余亩,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联结8个乡镇2万多亩合作茶园,年产量300吨,产值达3000万元,真正实现企业壮大与茶农增收的“双赢”。

    (通讯员李炜基、韦坚、韦安源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汪世军 上官梦露)

农金频道侧栏-证券日报网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