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胡斌
今年以来,江西泰和农商银行坚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持把“服务乡村、支持‘三农’、发展普惠金融”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为重点,“融合、融情、融智”,切实增强普惠金融获得感。通过精准施策,打出一套“组合拳”,实现实体贷款稳健增长,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截至6月末,该行实体贷款余额97.3亿元,较年初增长4.75亿元。
该行制定《泰和农商银行“走遍乡村”行动方案》和《泰和农商银行“和”万家普惠金融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一大工程三项行动”及“整园授信”工作,发扬“铁脚板”精神,推动员工下沉、服务下沉、资金下沉、产品下沉,对符合授信条件的客户应签尽签、应用尽用,不断做大客户基数。截至6月末,该行净增信贷客户31856户,完成信贷客户三年翻番目标的122.61%。
同时,该行创新数据赋能,通过组织青年员工外部学习培训,邀请外部师资力量,组建数据赋能小组,让员工掌握客户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建立对应的“六本客户台账”;梳理完整的“提额客户名单”“未用信客户名单”“授信流失客户名单”“用信流失客户名单”及“互金潜在客户名单”,通过基础客户“再回访”、结清客户“再激活”,把对接客户“变现”为直接用信客户,为网点发掘存量客户价值提供方向与数据支撑。
另外,该行还直击目标客群发展痛点,瞄准金融服务盲区,不断优化“退役军人贷”“拥军贷”“生源地助学贷款”等系列产品;创新“社保贷”“个商易贷”“乡贤贷”等“泰好贷”“泰易贷”产品矩阵,发放全省首笔“百福流水易贷”;与县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合作推出“百福稻香贷”,采用“政府+公司+银行+保险+农户”模式,引入政府风险保障金和保险分担机制,闭环管理投入和产出资金流向,为不同主体类型、经营特征、发展阶段的小微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编辑 汪世军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