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2025年7月26日夜间,北京市密云区发生极端强对流天气。其中,密云西北部遭遇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超300毫米。强降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多个村庄受灾,部分村子的道路、电力、通讯中断。
位于受灾区域的北京农商银行石城分理处下设3家乡村便利店。考虑到此次大雨过程中,群众连夜撤离较匆忙,极有可能出现存折、存单、银行卡、现金等损坏或丢失情况,而临时安置点恰好设在该分理处对面的中心小学内,北京农商银行密云支行石城分理处迅速行动,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于7月28日紧急对外营业一天,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营业当日,北京农商银行石城分理处共接待客户20余人,业务主要集中在凭证挂失补办、现金泡水兑换业务等紧急需求。在道路受阻、风险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坚守在山区网点并非易事,然而,随着分理处的灯光在灾后清晨亮起,北京农商银行为安置点群众带来的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安心。
“谢谢你们!”“辛苦了!”“这么大的雨,还以为你们今天不开门呢!”……
乡亲们一声声质朴的感谢,是对银行服务最真实的认可,也让这场雨里的坚守变得格外有意义——原来最好的服务,就是在风雨里为身边的乡亲们提供一份“稳稳的依靠”。
极端天气下,石城分理处为村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的举措,是北京农商银行坚持金融为民、全方位筑牢防汛“安全网”的缩影。
受连续特大暴雨影响,北京农商银行在密云、怀柔、房山、平谷、延庆等地营业网点第一时间协同属地,严格落实相关防汛要求。开业网点依托不间断电源(UPS),为周边区域提供紧急供电支持,同步打造“暖心驿站”,向受灾群众、救援人员开放避险场地,免费供应饮用热水、充电设备,成为防汛一线的“温暖补给站”。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地区17家开业网点作为所在乡镇唯一的金融机构,在极端天气中坚守服务阵地,保障金融服务“不断档”。属地支行同步启动应急响应,助力防汛救灾,以实际行动传递金融温度。
“为破解汛期服务痛点,我行全力推广线上金融服务矩阵,引导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远程银行办理转账汇款、生活缴费等基础业务,确保居民金融需求随时满足。”北京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企业融资,该行以视频会议、移动办公模式推进项目进展,保障汛期企业融资渠道畅通,为当地经济运行持续注入金融动能。
(编辑 汪世军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