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耿文
近年来,山东平邑农商银行坚守“服务‘三农’、支小支微”初心,以服务网络下沉为根基,以产品创新为抓手,以科技赋能为动力,将普惠金融“毛细血管”延伸至乡村每个角落。
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50.5亿元,较年初增加4.15亿元。其中,实体贷款128.25亿元,以实实在在的金融行动诠释普惠担当。
创新产品体系
“有农商银行‘夏粮收购专项贷’的支持,我们资金充足了,可以放心收粮,有底气加油干。”近日,平邑县穗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财务人员宋素向记者介绍。
据悉,今年以来,平邑农商银行坚持“产品跟着需求走、服务围着客户转”,针对不同主体、不同场景创新金融产品、破解融资难题。该行围绕春耕备播、“三夏”生产等农时,创新“农业机械贷”,为2315户农户购置农机设备提供2.8亿元资金;推出“夏粮收购专项贷”,提供4851万元资金,支持433户农户扩大生产。
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缺抵押的问题,该行开发“农业保险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产品,以保单、专利为增信手段,为32家示范主体发放贷款3.16亿元,让“信用”变“信贷”。
科技赋能增效
平邑县武台镇作为全国三大黄桃主产区之一和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黄桃种植面积3万亩、葡萄种植面积7000余亩,果品年产量3.5亿斤,年产值4亿元。“我从事黄桃种植十多年,今年又增加了商品桃品种规模。”山东众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咸西昌介绍。
咸西昌长年从事桃树种植和果品收购,现种植黄桃60余亩、商品桃20余亩。今年,平邑农商银行为其定制专属信贷方案,向其授信200万元,支持其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种植品种。
为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该行以科技为笔,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让普惠金融“跑得更快、触得更广”。同时,该行大力推广“沂蒙云贷”“信e快贷”等线上产品,依托大数据实现“无感授信+有感反馈”,农户通过手机银行即可完成“申请-审批-放款”全流程,办贷时效从3天压缩至“当日办结”。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线上贷款余额16.4亿元,占比12.85%,“沂蒙云贷”使用转化率达96.27%,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农户少跑腿”。
在提升放款效率的同时,该行还推行“一次性告知”“限时办贷”制度,实现小额信贷“当日到账”,企业续贷“无缝衔接”,让群众感受到普惠金融的速度与温度。
织密服务网络
“有农商银行手机银行和‘聚合支付’收款码,向周边超市和商场供货时,支付结算更方便、更快捷。”平邑县卞桥镇滩汪湖村葡萄种植户刘敬松告诉记者,正是在农商银行信贷支持下,他承包60亩土地建设葡萄大棚22个,经过科学种植和精心培育,今年葡萄喜获丰收。

在平邑县卞桥镇刘敬松的葡萄大棚,平邑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向种植户了解葡萄购销情况平邑农商银行供图
为了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平邑农商银行通过“固定+流动+线上”多维布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该行优化县域金融服务网络,在全县建设347处农村普惠金融代理服务点,布设71台ATM机、502台POS机、29套移动柜组和1部流动银行车服务上门,实现575个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
同时,该行还融入民生场景,构建“金融+生活”服务圈。依托“智慧+”项目打造“平易惠”异业联盟,联合72家商超、加油站、农资经销商等商户,推出“贷款授信+消费折扣”一站式服务,让农户在获取生产资金的同时,还享受到生活消费的优惠。该行还对接人社、教育等部门,承接公益性岗位等代发业务,累计代发工资4500余万元,让普惠服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下一步,平邑农商银行将持续深耕普惠金融,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
(通讯员孙珂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汪世军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