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近年来,山西乡宁农商银行充分发挥金融资源优势,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供给,摒弃“因煤而兴”发展思路,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奋力推进信贷业务转型,以实际行动深耕普惠金融,积极满足农村多样化金融需求,用金融活水滋润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为县域经济贡献农商力量,全力支持乡村振兴。
“多亏农商银行的支持,让我有收购花椒的充足资金,带动花椒种植户增收,让我们的花椒产业更兴旺。”在乡宁县枣岭乡史家沟村从事花椒收购生意的王军泽说。
王军泽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20多年前,史家沟村开始大力发展花椒种植,他就是其中的种植户。随着当地花椒产业发展壮大,他开始做起收购花椒的生意。但收购花椒需要流动资金较大,他就向乡宁农商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农商银行通过实地调查后,很快为他办理10万元授信额度,第二年又增加到20万元,让他有足够的周转资金。在农商银行支持下,他的花椒收购生意越做越大,自此走上致富之路。
乡宁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乡宁农商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加大支农支小力度,着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亮点。
该行以“三专机制”实现精准服务:专项信贷额度按需匹配,破解企业资金瓶颈;专业团队凭经验与知识定制金融方案;专业审批通道简化流程,快速放款助企抓机遇。今年以来,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新增0.61亿元,助力3家企业完成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
该行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果蔬、大棚、养殖等种植养殖产业,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围绕云丘山等乡宁山水、人文旅游项目,着力打造“金融+旅游”特色品牌;助推乡宁紫砂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创新推出信贷产品6个,为县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积极贡献。
该行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上求创新,先后开办兴农贷、兴隆贷、富康贷等信贷产品业务,为农户、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多种途径。另一方面在金融服务上促创新,实行片区网格管理制,专属客户经理包村制,将金融宣讲进乡村、进社区常态化,加大金融自助机具布放力度,调整优化网点布局,增设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点。
针对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高、金融服务获取不便的痛点,乡宁农商银行设立“金融村官”服务机制,经过专业培训的“金融村官”携带移动终端设备走村串户,为留守老人现场解答医疗、养老等咨询,为腿脚不便的农户提供“上门服务”。今年以来,“金融村官”累计服务农户超2.3万人次,覆盖全县85%的行政村,真正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赢得百姓“好口碑”。
为实现金融服务与农户需求精准对接,乡宁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微网格+地图+电子台账”立体化服务模式。通过将全县划分为190个微网格,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以“绣花功夫”建立涵盖农户资产状况、经营需求、信用记录的动态电子台账。
依托这一数字化工具,该行精准推出“农e贷”等信贷产品,为种植户和养殖户及时备足周转金。截至目前,已累计为1.7万户农户授信13.48亿元,推动花椒、苹果、养殖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促“小特产”成为乡村振兴“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