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农金频道农信

湖北通山农商银行以“一链一策”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

07-24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网 

    本报记者 曹沛原

    “200亩果园扩建,就差这70万元。”湖北通山县山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老成望着漫山待摘的桃子,曾一度犯愁。每到挂果季,鲜果收购、冷链存储的资金需求就像块石头压在他心头。

    湖北通山农商银行东城支行客户经理邓坤外出走访时,把这“季节性难题”记在了本子上。针对水果产业链“培育期长、旺季资金急”的特点,邓坤向老成推荐了“楚银贷”,简化流程、压缩时效,5天就把70万元贷款送到了合作社账户。如今,葡萄、桃子、梨子等立体种植园里,十多户农户正忙着采收,算下来年均能多赚2万元。

    同样受益的还有位于通山县厦铺镇的通山萤火虫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2025年6月,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想建农旅综合体,却愁于缺乏资金。通山农商银行厦铺支行副行长陈村带着方案多次上门调查,精准对接后,300万元贷款资金稳稳落地,解决了该公司资金短缺的难题,进一步点燃了该公司负责人计划通过旅游开发带动项目建设区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希望。

    这两笔贷款不是偶然的,而是通山农商银行实施“一链一策”的必然。该行深知,金融要帮产业,得先懂产业的“筋骨脉络”。

    “近年来,我行聚焦通山柑橘、枇杷、茶叶、油茶、楠竹、中药材等六大特色产业,深入梳理产业链的堵点、痛点,从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到仓储物流、市场销售,为每个产业链绘制‘金融需求图谱’,针对性地推出差异化信贷产品和服务方案,让金融服务精准嵌入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通山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了让服务更接地气,通山农商银行根据“支持乡村振兴示范支行”和“支持小微企业示范支行”的建设要求,因地制宜打造5家特色专营支行。这些专营支行扎根通山特色产业集中区,配备熟悉业务的客户经理,通过“驻点服务+线上对接”的方式,把银行“搬”到田间地头、厂房车间。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通山农商银行累计对接食品饮料、文化旅游、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五大重点产业,累计贷款45笔、金额2.54亿元。

    (通讯员陈群锋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汪世军 贺俊)

农金频道侧栏-证券日报网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