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农金频道农信

湖北枣阳农商银行 “两农”信用价值贷款让信用变真金

07-20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曹沛原

    “真令人意外,信用也能变现金。”湖北枣阳市刘升镇的农民胡大海从“两农”信用价值贷款试点政策中受益,成功从枣阳农商银行获得了200万元的信用贷款。自年初以来,该行已为255户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授信,发放贷款总额达到3871万元,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金融活力。

    胡大海是刘升镇油坊村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承包了2000余亩的林场,主要种植奈李和黄桃。由于奈李的生长周期较长,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土地流转、果苗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枣阳农商银行在整村授信的走访中了解到他的融资需求后,发现胡大海面临缺乏足额抵押物担保的难题。

    作为枣阳市“两农”信用价值贷款试点银行,枣阳农商银行迅速组建了服务专班,上门收集经营资料和信用记录等信息。通过对其信用状况进行打分评级和经营流水的综合测算,仅用3个工作日就为专业合作社发放了2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及时缓解了胡大海的燃眉之急。

    “同样是信用贷款,‘两农’信用价值贷款的额度是普通产品的2-3倍,且无需寻找担保公司。”枣阳农商银行刘升支行信贷人员傅磊算了一笔账:胡大海的专业合作社凭借信用资质获得的200万元资金,可以新增500亩果园滴灌系统,预计能带动周边15户农户年增收4万元。该项产品相较于该行其他信用贷款,不仅额度更高,还将果园挂果面积、农产品销量等经营指标纳入评分体系,使得缺乏固定资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能凭借“经营实力”获得贷款。

    “两农”信用价值贷款打破了传统贷款对抵押物的依赖,通过整合农户信用信息和经营数据等多维度信息,构建了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将农户的“信用”转化为“信贷”。这一模式不仅简化了贷款流程,缩短了审批时间,也让更多像胡大海这样的农民获得了金融支持。

    近年来,枣阳农商银行持续深耕“三农”领域,通过整村授信、普惠金融等措施,不断拓宽农户的融资渠道。“两农”信用价值贷款的试点推广,为解决农户融资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路径,也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通讯员李星咏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屈珂薇)

农金频道侧栏-证券日报网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