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耿文
6月份的山东烟台,空气中弥漫着浓郁果香。烟台大樱桃被誉为“北方春果第一枝”“北纬37度的红宝石”,果肉肥厚、汁水饱满、酸甜适度,当下正陆续从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各大商超市场。
近年来,烟台农商银行系统聚焦大樱桃产业链,做精做细金融服务,助力大樱桃从枝头甜到老百姓心头。

栖霞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了解大樱桃套袋种植情况 栖霞农商银行供图
金融赋能点燃现代农业科技引擎
烟台小林哥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20亩樱桃连体大棚项目,是栖霞农业智能化转型的耀眼标杆。自动化环境调控、AI数据监测、精准水肥一体化……前沿科技应用承载着对现代农业的无限憧憬。然而,高额的投入让合作社陷入资金链紧张的局面,项目建设被迫停滞。
栖霞农商银行庙后支行闻讯而动,支行行长与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与合作社负责人实地详谈,从设备投入、运营规划到风险评估、还款路径,为其量身定制最优贷款方案。为了抢抓农时,该支行还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信贷部门优化流程“特事特办”。当日,200万元专项资金成功到账,合作社项目得以顺利重启。
“这笔贷款资金救活了项目,今年的丰收离不开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合作社负责人小林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为该支行亲手送上一面写着“用心助企银企共赢靠谱”十个烫金大字的锦旗。
精准滴灌续写新农人致富密码
在栖霞广袤的山林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多为60岁至70岁的长者。亭口镇40岁出头的姜洪军是这片土地上为数不多的年富力强的“新农人”代表。姜洪军投身樱桃种植已逾七年,精心培育了2000余棵樱桃树。这些树所产的樱桃个大果甜,但樱桃产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前不久,他在采购农资的关键节点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难题。
栖霞农商银行亭口支行客户经理在日常深耕走访中得知相关情况后,主动上门,深入了解姜洪军的种植情况和资金需求。针对姜洪军的发展计划和面临的实际困难,该支行迅速响应,为其量身打造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匹配优惠利率、优化审批流程,确保资金快速到位。很快,80万元信贷资金就到了姜洪军的账上。该支行客户经理还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为姜洪军联系了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助其樱桃事业稳健发展。
“栖霞农商银行的服务太贴心了,不仅解决了我的资金短缺难题,还帮我规划了未来,让我这个‘半路出家’搞农业的‘新人’,对扎根土地、发展樱桃产业更有底气和信心。”姜洪军感慨地道出许多渴望在乡村有所作为的青壮年的心声。
深耕本土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烟台农商银行党员服务队在大樱桃市场搭建临时“金融服务站”,让金融服务零距离触达农户;栖霞农商银行助力智慧农业项目破茧成蝶,精准滴灌扶持青年“新农人”茁壮成长;蓬莱农商银行“移动金融服务队”实地调研,为农户量身定制“新农贷”产品……所有这些,都是烟台农商银行系统服务地方特色产业、践行金融为民使命的缩影。
截至目前,烟台农商银行系统为地区“三农”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累计超过533亿元。无论是支持科技前沿的农业现代化探索、扶持鼓励青壮年投身现代农业,还是不断夯实金融基础服务,烟台农商银行系统始终立足本土,以专业的素养、高效的响应和温暖的情怀,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乃至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通讯员刘荷、王安雄、李潘啸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汪世军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