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冯亚茹
近年来,山东兖州农商银行始终坚持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通过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质量等诸多举措,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金融动力”。截至8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38.6亿元,贷款余额99.69亿元,各项贷款增速在全省110家农商银行中名列前茅。
主动服务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一直以来,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是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兖州农商银行积极落实政府惠企金融政策,深入开展与农担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市人社局等相关单位的业务合作,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网点众多等优势,将“创业提振贷”“鲁担惠农贷”等政策性产品推广作为“增户扩面”重要手段,全力做大基础客群,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截至8月末,该行“鲁担惠农贷”余额1.77亿元、“创业担保贷款”余额5.24亿元。
为拓宽获客渠道,该行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搭建了“金融+直播”线上惠民平台,创新推出“济e贷”“信e贷”等线上产品,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即可进行准入、额度测算和贷款发放,全流程仅需2分钟,无须找担保,无须跑网点,“足不出户即可办贷”,有效提高了客户办贷体验。截至8月末,已通过两款线上产品发放信用贷款7亿余元。
此外,该行还以培树就业创业金融服务特色品牌为出发点,将“青创服务站”“普惠金融服务点”等有机结合,打造星级“创贷之家”服务驿站,为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培训提升、合作交流等一站式服务,有效实现了金融支持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据悉,自“创贷之家”成立以来,已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116次,信贷支持2504万元,带动就业580人。
多策并举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科技赋能,解决好“融资慢”问题。该行不断强化科技赋能,以科技为支撑,持续加强数字化智慧银行建设。自主研发的“端信益金融平台”,集存量客户营销、新增客户营销、积分物料管理、包保督导管控、个人金融e站五大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对客户的全方位、多层次高效便捷服务。
减费让利,解决好“融资贵”问题。该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相关工作要求,推出“延期还本付息”“应急转贷”等机制,对普惠小微贷款办结阶段性减息业务,用足用好减费让利优惠政策,全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目前,该项政策共惠及客户4107户、5224笔,减息本金214665万元、减息金额467.84万元,其中涉及小微企业贷款166户、205笔,减息本金74776万元、减息金额170.99万元,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3941户、5019笔,减息本金139889万元、减息金额296.85万元。
持之以恒,解决好“融资难”问题。该行依托“四张清单”、客户经理驻点办公、网格化营销等,对辖内民营企业进行逐一走访,开展专项对接、“靶向式”营销,并逐一建立需求台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予以信贷支持。
加强创新优化民营企业融资体验
强化产品创新,提供多元服务。为切实提升民营企业融资体验,该行创新推出民营企业“产业链”贷款营销模式,通过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贷”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投放力度,助力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并组建14个“红马甲”金融服务团队,开展链条式营销,为“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持续做好“瞪羚贷”“助企攀登贷”等产品推广工作。截至8月末,该行共发放“瞪羚贷”贷款9笔,金额1.52亿元,发放“专精特新”贷款12笔,金额2.22亿元。
优化业务流程,开辟绿色通道。该行全面提升办贷效率,严格落实“无纸化”办贷要求,简化申贷材料,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践行限时办贷,开通快批快贷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客户对于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同时,推出信贷全流程限时办结“闭环”制度,对于提报贷款严格执行“1天接受、2天反馈、3天办结”机制。
设立服务专班,改善融资环境。该行充分发挥自身政策性金融资源优势,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建立营销服务专班,发扬“早、快、效”工作干劲,以客户多层次、多元化需求为出发点,用足用好贷款优惠政策,搭配贷款优惠利率,实施“一企一策”的差异化、定制化服务方式,合理配置信贷产品,最大限度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编辑 张钰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