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在江西赣州市兴国县的潋江河畔,清澈的河水见证了一种古老手艺的传承——兴国鱼丝。这不仅是赣南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美食,其制作技艺更是可追溯至唐朝,有着千年文化传承,被入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订单多是好事,但资金周转成了大问题。”钟俊华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如此说道,言语间透露着一丝无奈。这位拥有二十多年鱼丝加工经验的老艺人,用他的匠心和坚持,将每一根鱼丝都做得色香味俱佳,深受食客喜爱。他的作坊从夫妻档发展到拥有三十多位工人的企业,每年中秋国庆“双节”,鱼丝总是供不应求。今年,随着“送礼就送兴国鱼丝——‘与你相思’”的广告语在抖音平台和网店中走红,订单量更是翻了一番。
就在钟俊华面临资金短缺难题时,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的“百行千村”提质增效行动犹如一场及时雨,该分行专职管村客户经理陈观福来到村委会,宣传惠农金融政策,对村内特色产业情况摸底调查,了解生产经营信贷需求,把贴心、暖心、放心的金融服务送到家。
陈观福通过村干部了解到钟俊华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开展调查、了解需求,现场指导钟俊华通过二维码完成了“快捷贷”的贷款申请。不到5分钟,45万元贷款资金成功到账。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钟俊华迅速更换了新设备,生产工艺改进优化,日产量增加到原来的3倍,让“老手艺”迸发了“新活力”。
陈观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将持续做好镇村对接,深入客户家中走访,耐心宣讲惠农政策。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每一个需要贷款帮助的客户都能及时获得金融支持,享受到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满足他们最实际的需求。”
据悉,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市场的金融服务,提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质效,该分行按照“靶向营销、主动授信”的思路,组织辖内各县(市、区)支行积极开展“百行千村”提质增效行动,分类发展精品村、重点村、潜力村和标准村“四村”建设,以村内特色产业为依托,围绕客户生产经营信贷需求,分层分类匹配适宜的小额贷款产品,满足各层级客户的差异化金融需求。截至8月末,邮储银行赣州市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超166亿元,列江西省分行第1位。今年以来,该分行累计投放小额贷款超70亿元,惠及客户超4.7万人次。
(通讯员刘芸、杨兰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汪世军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