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人 刘媛媛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王致凯
四川广元市素有“川北门户、蜀道咽喉”之称,历史文化厚重、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产业发达,但存在丘陵山区地貌、土地资源分散、产业量少不优、发展基础薄弱等问题,掣肘着广元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农发行四川广元市分行针对广元发展实际需求,立足自身特色品牌,围绕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目标,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持续注入政策性金融动能,“贷”动广元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稳健有力。
从种子到丰收 聚焦国家粮食安全
走进广元市昭化区王家贡米粮油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和金黄的稻穗映入眼帘,这是农发行广元市分行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生动写照。该分行前前后后为该片土地和产业累计投入信贷资金约1亿元,见证着这里的一粒粒种子成长为青绿的秧苗,最后长成一束束金黄的稻穗。
该分行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夯实粮食安全基石,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支持农技和农艺技术发展,因地制宜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针对苍溪县猕猴桃长期受病虫害影响,该分行投入超8000万元农业科技贷款,解决长期困扰苍溪猕猴桃病虫害问题;针对广元全域土地分散,可用耕地面积少,基础条件较差等问题,该分行不断加大农地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让“粮田变良田”。截至目前,该分行在农地领域的贷款余额约26亿元。数字背后,不仅是该分行多年耕耘结出的硕果,更是广元市粮食产量连年丰收的坚实保障。
从脱贫到振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回望过去,广元市曾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走进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一座座依山而建的“小青瓦、人字梁、白粉墙”川北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每逢节假日,这里的游客可以用爆满来形容,而几年前这里还是“山高摔死鸡、有马不能骑、水少不养鱼、有病不能医、地无三尺平”的景象。
“这几年月坝村蝶变为宜居宜业宜游之地,得益于农发行广元市分行支持月坝村易地搬迁和乡村振兴的结果。”白朝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该分行支持该乡的3个项目,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近9亿元,助力白朝乡在2020年入选农业产业强镇名单,白朝乡月坝村现已成为全国乡村振兴聚焦点。月坝案例为四川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广元样本,成为该分行在金融扶贫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该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将金融帮扶的“触角”延伸至每处需要帮助的地方。从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搬迁扶贫到产业帮扶,该分行以精准的金融服务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广元的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截至目前,该分行在乡村振兴领域贷款余额达117.05亿元,累计带动89.5万脱贫人口。
从老旧到革新 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发行广元市分行深刻践行系统观念,不仅关注农业生产本身,更将目光投向城乡融合发展大局,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作为工作的发力点,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支持生态化绿色化经济发展。
青川县阴平村、落衣沟村的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就是该分行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走进阴平村,映入眼帘的是连片黛瓦白墙人家,一条古老的索桥连接着公路和村落,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村里的公路犹如一条七彩飘带环绕整个乡村。村里拥有多家精品民宿,村口的智慧停车场,停满外地车辆。每逢节假日,这里的车位和民宿均是“一位难求”。
据悉,该分行累计向该项目投放信贷资金约1.6亿元,改建村里路网、排水管网,新建停车场、电力站、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使老旧基础设施革新,接连带动乡村面貌整体焕新,为当地生产生活、资源变现、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助力该村荣获“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村”称号。
回望过去,农发行广元市分行以深耕细致的金融服务为广元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输血、造血。展望未来,该分行将继续秉承初心使命,以更饱满的精神和坚定的步伐助力广元市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为广元“三农”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 汪世军 乔川川)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